中国引入备兑权证产品研究 ——基于股改权证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1-04-29 22:17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结构性不足和供给数量偏少的“双重缺陷”。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仅存在股本权证和股改权证,没有备兑权证;仅存在认购权证,没有认沽权证;仅有十几只权证品种在上市交易,相比海外市场每年上万只乃至数十万只备兑权证上市交易的盛况,差距甚大。市场缺陷导致我国的权证市场一直存在过度投机特征。为此,如何发展我国的权证市场,引入备兑权证,发挥衍生产品价格发现的内在功能,平抑市场过度投机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的股票市场规模、标的股票储备、交易所的软硬件设施、现有权证市场投资者、发行人储备、市场监管体系以及境内外的历史积淀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我国引入备兑权证产品的基础扎实,条件良好,具有可行性;通过对股票权证市场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主体构成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认为在当前应该优先培育、发展备兑权证市场;在分析了引入备兑权证以后对证券市场功能及结构、投资者、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引入备兑权证利大于弊、具有紧迫性;在引入备兑权证的政策建议上,提议一方面要完善当前的现货市场,引入当日回转交易和卖空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前的权证市场制...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出发点
1.2 文献综述
1.2.1 各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报酬率的影响
1.2.2 备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波动性的影响
1.2.3 备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成交量的影响
1.2.4 国内在各兑权证研究方面的成果综述
1.3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境外备兑权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1 备兑权证概述
2.1.1 相关概念
2.1.2 重要概念的比较
2.1.3 备兑权证的特征
2.2 境外权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3 境外备兑权证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4 从国际经验看权证市场的发展模式
2.5 成熟备兑权证市场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5.1 德国的备兑权证市场
2.5.2 香港的备兑权证市场
第三章 在我国发展备兑权证的可行性分析
3.1 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概况
3.2 我国发展备兑权证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3.3 我国股票权证市场的发展模式分析
第四章 我国引入备兑权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1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证券市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4.2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投资者的影响
4.3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标的证券的影响
4.4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发行人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对我国引进备兑权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我国推出备兑权证的相关问题[J]. 陈游,姜世戟. 财会月刊. 2007(15)
[2]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隐形化及矫治[J]. 顾纪生. 经济管理. 2005(03)
[3]开发备兑认股权证市场相关问题研究[J]. 何杰.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3)
[4]培育产权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J]. 石建新. 经济体制改革. 1998(01)
[5]关于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探讨[J]. 张志元. 经济体制改革. 1997(01)
本文编号:3168275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出发点
1.2 文献综述
1.2.1 各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报酬率的影响
1.2.2 备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波动性的影响
1.2.3 备兑权证对标的股票成交量的影响
1.2.4 国内在各兑权证研究方面的成果综述
1.3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境外备兑权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1 备兑权证概述
2.1.1 相关概念
2.1.2 重要概念的比较
2.1.3 备兑权证的特征
2.2 境外权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3 境外备兑权证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4 从国际经验看权证市场的发展模式
2.5 成熟备兑权证市场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5.1 德国的备兑权证市场
2.5.2 香港的备兑权证市场
第三章 在我国发展备兑权证的可行性分析
3.1 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概况
3.2 我国发展备兑权证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3.3 我国股票权证市场的发展模式分析
第四章 我国引入备兑权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1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证券市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4.2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投资者的影响
4.3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标的证券的影响
4.4 备兑权证的推出对发行人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对我国引进备兑权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我国推出备兑权证的相关问题[J]. 陈游,姜世戟. 财会月刊. 2007(15)
[2]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隐形化及矫治[J]. 顾纪生. 经济管理. 2005(03)
[3]开发备兑认股权证市场相关问题研究[J]. 何杰.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3)
[4]培育产权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J]. 石建新. 经济体制改革. 1998(01)
[5]关于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探讨[J]. 张志元. 经济体制改革. 1997(01)
本文编号:3168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682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