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侵占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18:59
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上海和深圳两地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近二十年的岁月,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很不规范,频繁发生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情况。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曾对1175家上市公司进行普查,发现676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大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或信息优势侵占公司资产的行为危害极大,如影响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妨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学者研究表明,大股东猖狂的掏空行为是导致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沪深股市2005~2006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利发放和审计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侵占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就越有可能发生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可以抑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产侵占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大股东常常不会将公司的利润以现金股利的形式支付给股东;另外,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出示与大股东资产侵占呈现负相关关系,说...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资产侵占的制度背景及手段
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侵占的制度背景
2.1.1 股权高度集中
2.1.2 股权分置
2.2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手段分析
2.2.1 直接占用
2.2.2 关联方交易
2.2.3 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借款担保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 持股比例与资产侵占
3.2 股权制衡与资产侵占
3.3 现金股利与资产侵占
3.4 审计与资产侵占
第4章 资产侵占的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4.1.1 样本的选择过程
4.1.2 样本的分布情况
4.2 数据来源
4.3 变量描述
4.4 模型设定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分析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3.2 分年度检验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J]. 郑建明,范黎波,朱媚.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5)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J]. 马磊,徐向艺.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5)
[3]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J]. 邓建平,曾勇,何佳. 经济研究. 2007(04)
[4]大股东控制、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投资风险[J]. 鲍家友.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6)
[5]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J]. 吕长江,肖成民. 管理世界. 2006(10)
[6]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J]. 侯晓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05)
[7]股权结构、隧道挖掘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 王俊秋.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08)
[8]大股东的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基于托普软件的案例研究[J]. 张光荣,曾勇. 管理世界. 2006(08)
[9]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 孙兆斌. 管理世界. 2006(07)
[10]公司治理与掏空[J].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 经济学(季刊). 2006(03)
本文编号:3201509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资产侵占的制度背景及手段
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侵占的制度背景
2.1.1 股权高度集中
2.1.2 股权分置
2.2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手段分析
2.2.1 直接占用
2.2.2 关联方交易
2.2.3 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借款担保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 持股比例与资产侵占
3.2 股权制衡与资产侵占
3.3 现金股利与资产侵占
3.4 审计与资产侵占
第4章 资产侵占的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4.1.1 样本的选择过程
4.1.2 样本的分布情况
4.2 数据来源
4.3 变量描述
4.4 模型设定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分析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3.2 分年度检验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J]. 郑建明,范黎波,朱媚.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5)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J]. 马磊,徐向艺.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5)
[3]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J]. 邓建平,曾勇,何佳. 经济研究. 2007(04)
[4]大股东控制、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投资风险[J]. 鲍家友.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6)
[5]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J]. 吕长江,肖成民. 管理世界. 2006(10)
[6]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J]. 侯晓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05)
[7]股权结构、隧道挖掘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 王俊秋.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08)
[8]大股东的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基于托普软件的案例研究[J]. 张光荣,曾勇. 管理世界. 2006(08)
[9]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 孙兆斌. 管理世界. 2006(07)
[10]公司治理与掏空[J].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 经济学(季刊). 2006(03)
本文编号:320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015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