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巨灾债券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0:30
  近年来,巨灾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在2008年就经历了两次特大灾害。但是,我国保险业在巨灾保障中却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其中有居民风险意识不足,投保不积极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巨灾风险本身具有小概率性和强破坏性的特点,令保险业难以承担,从而导致保险产品供给不足。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在经过多种尝试后,它们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保险风险证券化,即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其代表便是巨灾债券。研究表明,巨灾债券不仅为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扩大承保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巨灾债券作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结合部,是两大市场融合的产物,并对两大市场的发展产生着方向性的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巨灾债券的运作机制,分析了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从巨灾债券是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理论前提出发,构建衡量一国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综合成熟度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成熟度指数,以此来考察一国是否具备发行巨灾债券的市场条件。通过成熟度指数的对比,本文发现若仅凭市场力量,我国尚未达到发行巨灾债券的条件,但我国可以借...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巨灾债券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东京海上地震巨灾债券发行流程图

巨灾债券,发行数量,历年,单位


年均增长率达到34%,其中2005、2006、2007增长率分别为74%、136%、49%(见图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行量减少到26.87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38%,但仍高于21亿美元的历史平均值。并且,近两年(再)保险公司普遍存有充足的盈余公积,并出现大量的股份回购和分红,这说明巨灾债券已经不再是资本金短缺情形下的无奈选择,(再)保险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在巨灾保险方面

巨灾债券,单位,巨灾风险,占比


图52003一2008年巨灾债券存续额(单位:百万美元)图6是截至2007年底巨灾债券、巨灾再保险、行业损失担保三种巨灾保险具的存续额统计,短短十年,巨灾债券在全球1690亿美元的巨灾风险转移产品占比已经达到8%;在美国810亿美元的巨灾风险转移产品中,巨灾债券占比更高达120hoO00000nU46,︸406CU、.护‘..矛了.协了.、,︸个球处「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体系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李庭辉.  统计与决策. 2008(13)
[2]保险风险证券化发展研究[J]. 彭琼,王元英.  财会月刊. 2006(30)
[3]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 施建祥,邬云玲.  金融研究. 2006(05)
[4]保险公司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J]. 张志明.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03)
[5]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相关问题探讨[J]. 赵正堂.  生产力研究. 2005(03)
[6]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J]. 洪哲.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03)
[7]巨灾风险债券的经济学分析[J]. 田玲,王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11)
[8]论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保险证券化[J]. 王铮.  保险研究. 2003(08)
[9]论保险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J]. 李勇权.  保险研究. 2003(05)
[10]保险经济学研究述评[J]. 孙祁祥,孙立明.  经济研究. 2002(05)

博士论文
[1]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D]. 王冬生.西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研究[D]. 吴太泉.西南政法大学 2007
[2]保险风险证券化在中国发展的基础研究[D]. 孙明波.浙江大学 2003
[3]巨灾保险证券化研究[D]. 赵正堂.湖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40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40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