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违约:潜在水平与时空分布
发布时间:2021-06-21 10:38
2018年债券市场风险案件频发,违约触发机制与以往有所不同,体现为由外部现金流收缩而非内部现金流恶化引发。从中债国债指数和经济数据的周期叠加看,流动性风险是当前信用债违约风险的集中表现。通过Fisher判别得出流动资产周转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现金债务比和总资产报酬率等5个指标是影响信用债风险的核心指标,并由此筛选出当前信用债市场532家潜在风险企业。基于KMV模型对潜在风险企业违约距离及违约概率进行测算,存在3个高风险区间,进一步筛选出136家高风险企业。这些企业从行业看集中于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从地域分布看集中于东部省份,从企业性质看集中于民企及地方国有企业,风险引爆时间集中于2018年四季度及2019年。
【文章来源】:金融发展研究. 201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一)宏观经济周期与债券风险关系
(二)债券违约财务指标判别及预警
(三)债券风险测度的方法
二、当前债券违约的机理及周期分析
(一)信用债违约的主要表现
(二)信用债违约的机理分析
1. 宏观市场层面。
2. 微观主体层面。
(三)基于中债国债指数和经济数据的信用债违约周期分析
三、基于FISHER判别法的风险因子甄别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二)Fisher判别函数构建与样本企业甄别
1. 模型检验。
2. 判别函数构建。
3. 进行风险预警的基础样本企业甄别。
四、基于KMV模型的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及识别
(一)KMV模型理论基础及构建
(二)模型参数设定
(三)债券违约预警区间测算及风险企业判别
(四)高风险企业的结构化表现
1. 高风险企业集中于制造业与批零业。
2. 高风险企业地域分布“东多西少”。
3. 高风险企业主要为民企和地方国企。
(五)债券市场风险展望
五、政策建议
(一)引导企业合理扩张,减弱对债务杠杆的依赖
(二)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强化披露监管
(三)建立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债券违约的预警应对机制
(四)积极稳妥做好风险处置,防止风险叠加共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集中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徐慧玲,吴博源. 武汉金融. 2018(04)
[2]货币周期视角下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门槛效应及调控策略选择[J]. 宋美喆,胡丕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4)
[3]基于商业周期视角的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J]. 王亚军,王树进. 统计与决策. 2017(23)
[4]信用风险溢价还是市场流动性溢价:基于中国信用债定价的实证研究[J]. 纪志宏,曹媛媛. 金融研究. 2017(02)
[5]判别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财务指标研究——基于财务预警理论[J]. 霍雨佳. 会计之友. 2016(21)
[6]债券违约风险预警模型探究[J]. 俞宁子,刘斯峰,欧阳炎力,陈绿原. 中国市场. 2016(39)
[7]中国式风险披露、披露水平与市场反应[J]. 姚颐,赵梅. 经济研究. 2016(07)
[8]未预期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固浮利差分解的研究[J]. 郭晔,黄振,王蕴. 金融研究. 2016(06)
[9]违约发债主体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 蒋书彬. 债券. 2016(06)
[10]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 蒋彧,高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240529
【文章来源】:金融发展研究. 201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一)宏观经济周期与债券风险关系
(二)债券违约财务指标判别及预警
(三)债券风险测度的方法
二、当前债券违约的机理及周期分析
(一)信用债违约的主要表现
(二)信用债违约的机理分析
1. 宏观市场层面。
2. 微观主体层面。
(三)基于中债国债指数和经济数据的信用债违约周期分析
三、基于FISHER判别法的风险因子甄别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二)Fisher判别函数构建与样本企业甄别
1. 模型检验。
2. 判别函数构建。
3. 进行风险预警的基础样本企业甄别。
四、基于KMV模型的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及识别
(一)KMV模型理论基础及构建
(二)模型参数设定
(三)债券违约预警区间测算及风险企业判别
(四)高风险企业的结构化表现
1. 高风险企业集中于制造业与批零业。
2. 高风险企业地域分布“东多西少”。
3. 高风险企业主要为民企和地方国企。
(五)债券市场风险展望
五、政策建议
(一)引导企业合理扩张,减弱对债务杠杆的依赖
(二)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强化披露监管
(三)建立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债券违约的预警应对机制
(四)积极稳妥做好风险处置,防止风险叠加共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集中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徐慧玲,吴博源. 武汉金融. 2018(04)
[2]货币周期视角下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门槛效应及调控策略选择[J]. 宋美喆,胡丕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4)
[3]基于商业周期视角的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J]. 王亚军,王树进. 统计与决策. 2017(23)
[4]信用风险溢价还是市场流动性溢价:基于中国信用债定价的实证研究[J]. 纪志宏,曹媛媛. 金融研究. 2017(02)
[5]判别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财务指标研究——基于财务预警理论[J]. 霍雨佳. 会计之友. 2016(21)
[6]债券违约风险预警模型探究[J]. 俞宁子,刘斯峰,欧阳炎力,陈绿原. 中国市场. 2016(39)
[7]中国式风险披露、披露水平与市场反应[J]. 姚颐,赵梅. 经济研究. 2016(07)
[8]未预期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固浮利差分解的研究[J]. 郭晔,黄振,王蕴. 金融研究. 2016(06)
[9]违约发债主体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 蒋书彬. 债券. 2016(06)
[10]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 蒋彧,高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24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40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