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4 07:14
资本充足状况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新巴塞尔协议更是对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与贷款损失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完全充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资产损失准备提取不充分,不仅会降低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也会造成商业银行利润虚增。因此,只有在充足计提资产损失准备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可信,各行的相应指标之间才具有可比性。本文从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出发,论述我国运用巴塞尔协议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五家上市银行20012005年中期资本充足状况和八项资产损失准备计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进一步揭示五家上市银行在资产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巴塞尔新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第一节、巴塞尔新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的改进
一、计算公式的改变
二、信用风险衡量及风险资产计算的修改
第二节、巴塞尔新协议与我国实际不相符合之处
一、未考虑经济金融水平较低国家的特殊性
二、被忽略的国家信用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第一节、我国银行业新旧监管口径的对比
一、新办法对资本充足率计算的修改
二、改变资本构成
三、调整风险资产权重
四、计提市场风险资本
第二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大幅下降
二、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三、对市场风险计量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节、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第三章 资产损失准备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第一节、金融相关法规对资产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从会计等式探讨资产损失准备计提与资本及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第四章 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一节、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一、中美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
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二节、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三节、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五章 上市银行资本金补充需要的数量估算
第一节、静态估算
第二节、动态估算
一、上市银行资产增长对资本金需求的估算
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对资本金的需求估算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明晰资产损失准备的相关政策
二、加大对信息披露不规范及虚假披露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金缺口及各种补充方式利弊分析[J]. 王玉雄. 金融论坛. 2005(10)
[2]中外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分析[J]. 郑纯毅. 中国城市金融. 2005(08)
[3]中国资本充足监管框架的形成及其市场影响——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比较[J]. 巴曙松,刘清涛,牛播坤. 财经科学. 2005(01)
[4]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分析[J]. 李德志,郝云宏. 当代经济科学. 2005(01)
[5]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现状及提高比率的路径选择[J]. 张丽华. 金融研究. 2004(10)
[6]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与资产损失准备计提研究[J]. 李慧萍. 金融会计. 2004(07)
[7]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比较与启示[J]. 刘鹏. 农村金融研究. 2004(02)
[8]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J]. 邵兴忠. 福建金融. 2003(11)
[9]警惕银行危机的日本模式[J]. 巴曙松. 西部论丛. 2003(08)
[10]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化的构想[J]. 卫娴. 济南金融. 2003(07)
本文编号:3382826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巴塞尔新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第一节、巴塞尔新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的改进
一、计算公式的改变
二、信用风险衡量及风险资产计算的修改
第二节、巴塞尔新协议与我国实际不相符合之处
一、未考虑经济金融水平较低国家的特殊性
二、被忽略的国家信用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第一节、我国银行业新旧监管口径的对比
一、新办法对资本充足率计算的修改
二、改变资本构成
三、调整风险资产权重
四、计提市场风险资本
第二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大幅下降
二、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三、对市场风险计量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节、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第三章 资产损失准备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第一节、金融相关法规对资产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从会计等式探讨资产损失准备计提与资本及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第四章 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一节、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一、中美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
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二节、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三节、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第五章 上市银行资本金补充需要的数量估算
第一节、静态估算
第二节、动态估算
一、上市银行资产增长对资本金需求的估算
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对资本金的需求估算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明晰资产损失准备的相关政策
二、加大对信息披露不规范及虚假披露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金缺口及各种补充方式利弊分析[J]. 王玉雄. 金融论坛. 2005(10)
[2]中外银行业贷款分类比较分析[J]. 郑纯毅. 中国城市金融. 2005(08)
[3]中国资本充足监管框架的形成及其市场影响——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比较[J]. 巴曙松,刘清涛,牛播坤. 财经科学. 2005(01)
[4]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分析[J]. 李德志,郝云宏. 当代经济科学. 2005(01)
[5]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现状及提高比率的路径选择[J]. 张丽华. 金融研究. 2004(10)
[6]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与资产损失准备计提研究[J]. 李慧萍. 金融会计. 2004(07)
[7]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比较与启示[J]. 刘鹏. 农村金融研究. 2004(02)
[8]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J]. 邵兴忠. 福建金融. 2003(11)
[9]警惕银行危机的日本模式[J]. 巴曙松. 西部论丛. 2003(08)
[10]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化的构想[J]. 卫娴. 济南金融. 2003(07)
本文编号:3382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3828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