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的短期价格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4:51
首次公开发行又称新股发行,是指公司的普通股票第一次向公众公开发行,并随即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作为一、二级市场的连接点,新股的发行和上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以一个普通投资者身份研究新股的短期定价现象及其形成机理,即探讨我国新股(A股)发行价偏低导致较高的初始收益率的证据和原因。 论文首先介绍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以及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历程,强调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的组织体系、额度管理制度、上市辅导制度、审核制度、承销制度、定价制度、发行方式变迁对研究样本选择和研究结果准确的重要性,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确定2000-2001年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并上市的新股(A股)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披露信息选择内部和外部因素。借助严密的数学方法,通过对新股发行价与18个因素、新股初始收益率与25个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检验和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的多因素分析,拟合出显著的检验模型,揭示了新股发行价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以及新股初始收益率与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 文章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证券市场内部,充分挖掘制度特征、市场特征和各个市...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引出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
2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与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1 证券与证券市场
2.1.1 证券
2.1.2 证券市场
2.2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2.3 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3.1 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的组织体系
2.3.2 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4 研究样本选择的重要性
3 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行为的实证及结果分析
3.1 研究方法说明
3.1.1 外部因素的选择
3.1.2 内部因素的选择
3.1.3 数学方法的选择
3.2 新股发行价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3.2.1 模型回归过程
3.2.2 结果分析
3.3 新股初始收益率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模型回归过程
3.3.2 结果分析
4 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行为成因分析
4.1 寻租理论与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寻租表现
4.1.1 租金与寻租行为的产生
4.1.2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寻租表现
4.2 有效市场假设与信息披露制度
4.2.1 有效市场假设
4.2.2 信息披露制度
4.2.3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和信息披露现状
4.3 市场供求关系与投机行为
4.3.1 一级市场供求关系
4.3.2 二级市场供求关系
4.3.3 投机行为
4.3.4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泡沫的主要来源
4.4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各主体行为的选择
4.4.1 股票市场寻租成因分析
4.4.2 信息不对称与发行人行为选择
4.4.3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动态博弈下的利润操纵
4.4.4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发行市场效率
4.4.5 信息不对称与投资者投机行为
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的研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5.1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建设
5.1.1 对“市值配售”的评价
5.1.2 全流通实现过程中新股发行价制定的原则
5.1.3 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条件
5.2 平衡过度投机行为和有效改善供求关系的市场化措施
5.2.1 卖空机制的建立
5.2.2 建设多层次证券市场
5.2.3 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思考
5.3 规范和提高各市场主体行为能力的措施
5.3.1 规范和提高政府行为能力的措施
5.3.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5.3.3 证券商行为能力的规范和提高
5.3.4 个人投资者素质的提高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 陆正飞,汤立斌,卢英武.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2(01)
[2]信息障碍与改进策略[J]. 何旭强,娄静,吴科春,高道德. 资本市场. 2002(02)
[3]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与独立审计研究[J]. 张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4]股票发行市场化的顺序——兼论核准制[J]. 齐春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11)
[5]中国新股上市超额收益的估量和分析[J]. 江达明,袁万福. 学术研究. 2001(10)
[6]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J]. 张宗新,姚力,厉格非. 经济研究. 2001(10)
[7]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J]. 许均华,李启亚. 经济研究. 2001(09)
[8]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两个问题[J]. 李理,肖挺. 计划与市场. 2001(07)
[9]论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行为与信息不对称[J]. 刘彤,吴世农. 中国经济问题. 2001(03)
[10]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J]. 陶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04)
本文编号:3520375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引出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
2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与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1 证券与证券市场
2.1.1 证券
2.1.2 证券市场
2.2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2.3 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3.1 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的组织体系
2.3.2 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
2.4 研究样本选择的重要性
3 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行为的实证及结果分析
3.1 研究方法说明
3.1.1 外部因素的选择
3.1.2 内部因素的选择
3.1.3 数学方法的选择
3.2 新股发行价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3.2.1 模型回归过程
3.2.2 结果分析
3.3 新股初始收益率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模型回归过程
3.3.2 结果分析
4 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行为成因分析
4.1 寻租理论与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寻租表现
4.1.1 租金与寻租行为的产生
4.1.2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寻租表现
4.2 有效市场假设与信息披露制度
4.2.1 有效市场假设
4.2.2 信息披露制度
4.2.3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和信息披露现状
4.3 市场供求关系与投机行为
4.3.1 一级市场供求关系
4.3.2 二级市场供求关系
4.3.3 投机行为
4.3.4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泡沫的主要来源
4.4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各主体行为的选择
4.4.1 股票市场寻租成因分析
4.4.2 信息不对称与发行人行为选择
4.4.3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动态博弈下的利润操纵
4.4.4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发行市场效率
4.4.5 信息不对称与投资者投机行为
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短期价格的研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5.1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建设
5.1.1 对“市值配售”的评价
5.1.2 全流通实现过程中新股发行价制定的原则
5.1.3 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条件
5.2 平衡过度投机行为和有效改善供求关系的市场化措施
5.2.1 卖空机制的建立
5.2.2 建设多层次证券市场
5.2.3 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思考
5.3 规范和提高各市场主体行为能力的措施
5.3.1 规范和提高政府行为能力的措施
5.3.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5.3.3 证券商行为能力的规范和提高
5.3.4 个人投资者素质的提高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 陆正飞,汤立斌,卢英武.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2(01)
[2]信息障碍与改进策略[J]. 何旭强,娄静,吴科春,高道德. 资本市场. 2002(02)
[3]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与独立审计研究[J]. 张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4]股票发行市场化的顺序——兼论核准制[J]. 齐春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11)
[5]中国新股上市超额收益的估量和分析[J]. 江达明,袁万福. 学术研究. 2001(10)
[6]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J]. 张宗新,姚力,厉格非. 经济研究. 2001(10)
[7]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J]. 许均华,李启亚. 经济研究. 2001(09)
[8]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两个问题[J]. 李理,肖挺. 计划与市场. 2001(07)
[9]论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行为与信息不对称[J]. 刘彤,吴世农. 中国经济问题. 2001(03)
[10]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J]. 陶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04)
本文编号:3520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2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