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制造类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15:03
文章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和“*ST"的上市公司定义为财务危机企业,选取2006年被“ST”的33家上市公司作为危机企业样本,同时选取相同数量的正常企业作为配对样本,以这些企业财务危机前1-3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原始财务比率的选择经验,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选择了29个、从现金流量表中选出16个原始财务比率。T检验显示,在财务困境前1年,资产负债表中的比率有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流动负债资产率、长期负债资产比、营运资本与总资产的比、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共七项财务比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现金流量表中的比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比率两项财务比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然后是通过对显著性指标构建线性模型逐步删减指标,提取出长期负债资产比、营运资本与总资产的比、应收账款周转率三个财务比率。现金流量表中提取出一个财务比率即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根据前面提取出来的3个财务比率构建Logistic模型和增加现金流量财务比率进行模型的构建并比较两者的预测效果。发现在企业处于财务困境的早期时加入现金负债...
【文章来源】: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外文献回顾
1.1.2 国内的研究状况
1.1.3 研究现状总结
1.2 写作目的及意义
1.2.1 写作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论文写作的结构及创新点
1.3.1 本论文写作结构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财务危机及其成因
2.1 财务危机的概念
2.1.1 国外文献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1.2 国内文献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1.3 本文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2 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2.2.1 非均衡理论
2.2.2 规范性理论
2.2.3 管理学和企业战略学理论
2.2.4 其他理论
2.3 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2.3.1 现金流量因素引发财务危机
2.3.2 盈利因素引发财务危机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定性研究方法
3.1.1 标准化调查法
3.1.2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3.1.3 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3.1.4 流程图分析法
3.1.5 管理评分法
3.2 定量研究方法
3.2.1 单变量分析
3.2.2 多变量分析
3.3 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3.3.1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比较
3.3.2 单变量分析与多变量分析方法比较
第4章 财务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的选择
4.1.1 样本ST 公司的选取
4.1.2 配对样本选择
4.1.3 选取结果
4.2 指标设计
4.2.1 指标样本确定原则
4.2.2 模型自变量的确定
4.3 模型的构建选择
4.3.1 构建模型
4.3.2 对构建的模型的验证
4.3.3 用综合评判方法对Logistic 模型的验证
4.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4.1 研究结果
4.4.2 研究结果原因分析
4.4.3 本文的研究不足
4.4.4 相关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金流量的操纵动机与方法[J]. 李志强,张旭.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08)
[2]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中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J]. 尹学亭. 商业会计. 2007(10)
[3]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J]. 朱红军,何贤杰,陶林. 金融研究. 2007(02)
[4]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变量体系的设计[J]. 贺琼,郝汇. 财会月刊. 2007(05)
[5]基于现金流测量标准的财务预警实证研究[J]. 韩东平,田艳丽,王悦鑫.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12)
[6]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上市公司财务分析[J]. 陆凤莲. 改革与战略. 2006(06)
[7]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操纵实证研究[J]. 陈理. 财经科学. 2006(04)
[8]上市公司恶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研究[J]. 王金凤,杨松涛. 财会月刊. 2005(21)
[9]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 郑茂. 金融论坛. 2003(10)
[10]运用聚类分析对ST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标准的可行性分析[J]. 赵宇恒.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3(09)
本文编号:3526718
【文章来源】: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外文献回顾
1.1.2 国内的研究状况
1.1.3 研究现状总结
1.2 写作目的及意义
1.2.1 写作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论文写作的结构及创新点
1.3.1 本论文写作结构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财务危机及其成因
2.1 财务危机的概念
2.1.1 国外文献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1.2 国内文献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1.3 本文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2.2 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2.2.1 非均衡理论
2.2.2 规范性理论
2.2.3 管理学和企业战略学理论
2.2.4 其他理论
2.3 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2.3.1 现金流量因素引发财务危机
2.3.2 盈利因素引发财务危机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定性研究方法
3.1.1 标准化调查法
3.1.2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3.1.3 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3.1.4 流程图分析法
3.1.5 管理评分法
3.2 定量研究方法
3.2.1 单变量分析
3.2.2 多变量分析
3.3 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3.3.1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比较
3.3.2 单变量分析与多变量分析方法比较
第4章 财务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的选择
4.1.1 样本ST 公司的选取
4.1.2 配对样本选择
4.1.3 选取结果
4.2 指标设计
4.2.1 指标样本确定原则
4.2.2 模型自变量的确定
4.3 模型的构建选择
4.3.1 构建模型
4.3.2 对构建的模型的验证
4.3.3 用综合评判方法对Logistic 模型的验证
4.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4.1 研究结果
4.4.2 研究结果原因分析
4.4.3 本文的研究不足
4.4.4 相关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金流量的操纵动机与方法[J]. 李志强,张旭.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08)
[2]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中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J]. 尹学亭. 商业会计. 2007(10)
[3]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J]. 朱红军,何贤杰,陶林. 金融研究. 2007(02)
[4]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变量体系的设计[J]. 贺琼,郝汇. 财会月刊. 2007(05)
[5]基于现金流测量标准的财务预警实证研究[J]. 韩东平,田艳丽,王悦鑫.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12)
[6]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上市公司财务分析[J]. 陆凤莲. 改革与战略. 2006(06)
[7]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操纵实证研究[J]. 陈理. 财经科学. 2006(04)
[8]上市公司恶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研究[J]. 王金凤,杨松涛. 财会月刊. 2005(21)
[9]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 郑茂. 金融论坛. 2003(10)
[10]运用聚类分析对ST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标准的可行性分析[J]. 赵宇恒.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3(09)
本文编号:3526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2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