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3:18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危机以及国际债务危机等一系列国际重大事件的发生,国际金融市场波诡云谲,利率、汇率等重要金融变量频繁波动,使得全世界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企业和个人迫切需要能够适应这种形势的新的避险工具,以达到为其所持金融资产规避风险的目的。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创新应运而生,并带来了金融领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在这股金融创新浪潮的席卷下,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在现实非完美的市场条件下,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蓬勃发展确实为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转移风险、发现价格的场所,使得这些市场参与者能够藉此高效率、低成本的规避风险、管理资产。但是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高杠杆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其所具有的风险较之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更加集中和巨大。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也有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甚至是破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频频曝光的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引发的巨额亏损和破产事件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参与的增加,诸如此类事件更是屡有发生。 那么这些原本被企业用来对冲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为何却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考察这些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现状,对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文将使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介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特征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视角,对近年来我国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两个案例—东方航空燃油套期保值巨亏事件与中信泰富购汇合约巨亏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不仅仅从单纯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策略的角度对导致两家企业巨亏的原因进行了技术层面的分析,更从企业风险管理的高度,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总结出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完善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金融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4
  • 1.2 文献综述14-19
  • 1.2.1 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14-16
  • 1.2.2 金融风险管理16-17
  • 1.2.3 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17-18
  • 1.2.4 文献评述18-19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19-21
  • 1.4 创新点21-22
  • 第2章 衍生金融工具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22-37
  • 2.1 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理论22-29
  • 2.1.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类型及功能22-24
  • 2.1.2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特点24-29
  • 2.2 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29-32
  • 2.2.1 投资组合理论29-30
  • 2.2.2 CAPM理论与APT理论30
  • 2.2.3 Black-Scholes模型30-31
  • 2.2.4 VaR理论31
  • 2.2.5 TRM理论与ERM理论31-32
  • 2.3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32-37
  • 2.3.1 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33-34
  • 2.3.2 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34-36
  • 2.3.3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6-37
  • 第3章 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现状分析37-42
  • 3.1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突飞猛进37-38
  • 3.2 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日益增多38-39
  • 3.3 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中存在的问题39-42
  • 第4章 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42-56
  • 4.1 东方航空燃油套期保值案例分析42-48
  • 4.1.1 案例背景42-43
  • 4.1.2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策略分析43-45
  • 4.1.3 原因分析—基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ERM视角45-48
  • 4.2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例分析48-56
  • 4.2.1 案例背景48-49
  • 4.2.2 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策略分析49-52
  • 4.2.3 原因分析—基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ERM视角52-56
  • 第5章 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6-66
  • 5.1 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6-59
  • 5.1.1 企业风险管理组成要素不健全56-57
  • 5.1.2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投机动机明显57-58
  • 5.1.3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监管滞后58-59
  • 5.1.4 缺乏精通衍生金融工具的专业人才59
  • 5.2 我国企业完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对策59-66
  • 5.2.1 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60-64
  • 5.2.2 严格坚守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64
  • 5.2.3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监管政策64-65
  • 5.2.4 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专业人才储备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俭;金融衍生工具特点及风险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6期

2 向文生;;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中信泰富事件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3 陈忠阳;VaR体系与现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4 杨婧;池国华;;东方航空的套期保值亏损案给我们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9年18期

5 杨淑娥;杨峰;;累计外汇期权合约适合做套期保值吗?——中信泰富案例带给人们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4期

6 丁洪;;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投资亏损案例分析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9年03期

7 卢林;;浅谈企业规避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以中信泰富外汇巨亏事件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6期

8 李明辉;张艳;;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发展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9 刘小茂,田立;VaR与CVaR的对比研究及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10 李若山;吴益兵;;企业如何管理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基于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港元案例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思超;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史敏;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6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