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视角下白银市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1:52
财政分权改革有力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由于一些地方支出需求的不断增长,而财政收入又增长较慢,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债进一步发展地区经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逐年扩大,地方债务风险已经逐渐威胁到成为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及与社会生活的稳定。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保证地方政府经济运行与当地社会生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及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理论做了综述,在对这些基础理论了解的基础上,从财政分权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环境结构,其与中央政府集权条件下的地方政府相比是不同的;以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为基础,剖析地方政府的债务需求;分析了财政分权条件地方政府债务的条件,证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在这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在第二章以白银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况做了大致的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统计口径、债务性质构成、政府债务来源及用途、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等内容,从而获得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初步认识。在分析了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构成、来源及用途和对当地政府产生的正负两面的效应后,进一...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理论综述
1.3.1 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1.3.2 地方政府债务理论
1.3.3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控制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白银市政府债务规模测定
2.1 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定的基本依据
2.1.1 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条件的假设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环境
2.1.3 从政府职能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需求
2.1.4 地方政府债务方式与用途
2.2 财政分权条件下白银市政府债务分析
2.2.1 白银市政府债务的相关环境
2.2.2 白银市政府债务需求
2.2.3 白银市政府债务方式与用途
2.3 白银市政府债务规模与构成
2.3.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量化
2.3.2 中国地方债务的官方统计口径
2.3.3 白银市官方统计口径的政府债务规模
2.4 白银市政府债务的成因及特点
2.4.1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
2.4.2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2.5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效应分析
2.5.1 积极效应
2.5.2 消极效应
第三章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
3.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含义
3.1.2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与目标
3.2 白银市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选择
3.2.2 白银市政府债务因子得分
第四章 对白银市政府债务控制的建议
4.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1.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4.1.2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建设
4.1.3 建立地方债务管理制度
4.1.4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控制
4.1.5 加快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
4.2 拓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渠道
4.2.1 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
4.2.2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单位的管理
4.2.3 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
4.2.4 适当放宽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发债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或有负债与财政风险[J]. 马雪彬,陈娇. 甘肃金融. 2010(03)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预警体系的建立[J]. 桑子涵. 现代商业. 2010(06)
[3]财政分权、要素价格扭曲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J]. 黎精明,郜进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1)
[4]分税制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J]. 陶勇. 税务研究. 2008(04)
[5]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J]. 苏晓红,王文剑. 财政研究. 2008(01)
[6]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李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7(05)
[7]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的理论综述[J]. 张文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8]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J]. 董建军.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9]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宓燕. 经济与管理. 2006(12)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透视[J]. 何秋仙.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 邵伟钰.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 李翠翠.兰州大学 2010
[2]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研究[D]. 黄珏.苏州大学 2009
[3]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 考燕鸣.沈阳大学 2008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制度探讨[D]. 周娟.苏州大学 2008
[5]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 王乃斌.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1843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理论综述
1.3.1 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1.3.2 地方政府债务理论
1.3.3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控制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白银市政府债务规模测定
2.1 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定的基本依据
2.1.1 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条件的假设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环境
2.1.3 从政府职能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需求
2.1.4 地方政府债务方式与用途
2.2 财政分权条件下白银市政府债务分析
2.2.1 白银市政府债务的相关环境
2.2.2 白银市政府债务需求
2.2.3 白银市政府债务方式与用途
2.3 白银市政府债务规模与构成
2.3.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量化
2.3.2 中国地方债务的官方统计口径
2.3.3 白银市官方统计口径的政府债务规模
2.4 白银市政府债务的成因及特点
2.4.1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
2.4.2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2.5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效应分析
2.5.1 积极效应
2.5.2 消极效应
第三章 白银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
3.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含义
3.1.2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与目标
3.2 白银市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选择
3.2.2 白银市政府债务因子得分
第四章 对白银市政府债务控制的建议
4.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1.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4.1.2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建设
4.1.3 建立地方债务管理制度
4.1.4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控制
4.1.5 加快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
4.2 拓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渠道
4.2.1 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
4.2.2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单位的管理
4.2.3 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
4.2.4 适当放宽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发债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或有负债与财政风险[J]. 马雪彬,陈娇. 甘肃金融. 2010(03)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预警体系的建立[J]. 桑子涵. 现代商业. 2010(06)
[3]财政分权、要素价格扭曲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J]. 黎精明,郜进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1)
[4]分税制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J]. 陶勇. 税务研究. 2008(04)
[5]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J]. 苏晓红,王文剑. 财政研究. 2008(01)
[6]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李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7(05)
[7]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的理论综述[J]. 张文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8]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J]. 董建军.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9]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宓燕. 经济与管理. 2006(12)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透视[J]. 何秋仙.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 邵伟钰.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 李翠翠.兰州大学 2010
[2]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研究[D]. 黄珏.苏州大学 2009
[3]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 考燕鸣.沈阳大学 2008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制度探讨[D]. 周娟.苏州大学 2008
[5]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 王乃斌.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1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8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