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首次公开发行(IPOs)抑价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5:08
首次公开发行抑价(IPO Underpricing)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国内外对中国IPO抑价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IPO抑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与国外的资本市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国外理论难以给出圆满解释。为了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IPO抑价原因,本文在回顾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和深入考察中国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1996年1月—2004年8月沪市首次公开发行的543只A股为研究样本,利用Excel和Eviews对中国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确实存在较高的发行抑价,并且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与发行市盈率、流通股比例、上市首日换手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发行价格、发行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发行前公司的业绩、发行到上市时间间隔等对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发行抑价影响较大的因素,对中国新股发行抑价却不具有显著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IPO抑价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抑价有本质区别,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严重的现象不是国外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IPO价值低估,其...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研究动因与目的
(二) 研究流程
一、首次公开发行(IPOs)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 IPO抑价现象的国际比较
(二) 国外关于IPO抑价现象的经典理论解释
1、信息不对称假说(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Hypothesis)
2、市场反馈(market feedback)假说
3、流行效应(bandwagon)假说
4、避免法律诉讼(lawsuit avoidance)假说
5、发行上市时间间隔假说
6、其他解释
7、小结
(三) 国内对中国股市IPO抑价现象的解释
二、中国IPO市场发展概述
(一) IPO监管制度的演变
1、审批制
2、核准制
(二) IPO发行方式的演变
(三) 中国IPO定价方式的演变
1、IPO定价估值方法
2、IPO定价方式的演变
三、中国首次公开发行(IPOs)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设计与研究样本
1、IPO发行抑价的测度
2、样本数据的选取
3、研究方法
(二)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发行上市前公司的业绩
2、发行监管制度
3、发行市盈率
4、发行价格
5、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
6、发行定价方式
7、发行规模
8、发行公司的流通股比例
9、上市首日换手率
10、上市时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三)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发行抑价的统计描述
2、发行抑价与发行监管制度
3、发行抑价与发行定价方式
4、发行抑价与发行价格
5、发行抑价与发行上市时间间隔
6、发行抑价与发行规模
7、发行抑价与流通股比例
8、发行抑价与上市首日换手率
9、发行抑价与上市时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四)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变量定义
2、多因素回归
3、回归结果分析
四、主要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票发行定价体制与新上市A股初始投资收益[J]. 于增彪,梁文涛. 金融研究. 2004(08)
[2]我国IPO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J]. 毛立军,李一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3]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 谢海昌,陈海明. 南方金融. 2004(04)
[4]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 朱南,卓贤. 财经科学. 2004(02)
[5]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6]IPO定价、分配与托市理论[J]. 谢升峰,李家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06)
[7]中国IPO抑价与发行方式的实证分析[J]. 卓贤. 会计之友. 2003(11)
[8]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J]. 陈柳钦,曾庆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9]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J]. 李娟,徐文才. 企业经济. 2003(06)
[10]新股发行及定价方式的市场化研究[J]. 林涌,王力. 财贸经济. 2003(05)
本文编号:3635303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研究动因与目的
(二) 研究流程
一、首次公开发行(IPOs)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 IPO抑价现象的国际比较
(二) 国外关于IPO抑价现象的经典理论解释
1、信息不对称假说(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Hypothesis)
2、市场反馈(market feedback)假说
3、流行效应(bandwagon)假说
4、避免法律诉讼(lawsuit avoidance)假说
5、发行上市时间间隔假说
6、其他解释
7、小结
(三) 国内对中国股市IPO抑价现象的解释
二、中国IPO市场发展概述
(一) IPO监管制度的演变
1、审批制
2、核准制
(二) IPO发行方式的演变
(三) 中国IPO定价方式的演变
1、IPO定价估值方法
2、IPO定价方式的演变
三、中国首次公开发行(IPOs)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设计与研究样本
1、IPO发行抑价的测度
2、样本数据的选取
3、研究方法
(二)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发行上市前公司的业绩
2、发行监管制度
3、发行市盈率
4、发行价格
5、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
6、发行定价方式
7、发行规模
8、发行公司的流通股比例
9、上市首日换手率
10、上市时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三)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发行抑价的统计描述
2、发行抑价与发行监管制度
3、发行抑价与发行定价方式
4、发行抑价与发行价格
5、发行抑价与发行上市时间间隔
6、发行抑价与发行规模
7、发行抑价与流通股比例
8、发行抑价与上市首日换手率
9、发行抑价与上市时二级市场大盘指数
(四) 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变量定义
2、多因素回归
3、回归结果分析
四、主要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票发行定价体制与新上市A股初始投资收益[J]. 于增彪,梁文涛. 金融研究. 2004(08)
[2]我国IPO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J]. 毛立军,李一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3]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 谢海昌,陈海明. 南方金融. 2004(04)
[4]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 朱南,卓贤. 财经科学. 2004(02)
[5]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6]IPO定价、分配与托市理论[J]. 谢升峰,李家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06)
[7]中国IPO抑价与发行方式的实证分析[J]. 卓贤. 会计之友. 2003(11)
[8]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J]. 陈柳钦,曾庆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9]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J]. 李娟,徐文才. 企业经济. 2003(06)
[10]新股发行及定价方式的市场化研究[J]. 林涌,王力. 财贸经济. 2003(05)
本文编号:3635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3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