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3:18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发展尚不成熟,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总是倾向于选择风险最低的再融资工具,对于资金的选择总是遵循针对融资偏好的“优序融资理论”。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再融资偏好都同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有所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选择表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不仅影响着公司自身资本结构、投资回报和现金流安排,还从宏观上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因此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乃至完善资本市场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通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对企业融资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接着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总体规模、融资方式等现状进行了总体描述,分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文章随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阐释,首先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现状的宏观角度来探讨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再融资的原因,接着以2007-2012年间进行增发、配股和发行公司债的公司为数据样本,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进行了测算。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以5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和内部利益机制对其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均衡发展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结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平均成本高于债权融资平均成本;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和内部利益机制会对上市公司对于再融资方式的抉择产生重要影响;设置和安排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过高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在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之后,文章提出了平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再融资偏好 资本市场 财务特征 内部利益机制 公司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9
  • 1.3 主要贡献与不足9-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融资理论研究综述11-13
  • 2.1.1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11
  • 2.1.2 静态权衡理论11-12
  • 2.1.3 基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融资理论12-13
  • 2.1.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13
  • 2.2 实证研究综述13-16
  • 2.2.1 国外学者实证研究综述14-15
  • 2.2.2 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综述15-16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16-18
  • 3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18-23
  • 3.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总体特征18-20
  • 3.1.1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18-19
  • 3.1.2 内外源融资情况19-20
  • 3.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特点20-22
  • 3.2.1 再融资主要方式及发展历程20-21
  • 3.2.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21-22
  • 3.3 小结22-23
  • 4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23-34
  • 4.1 资本市场环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影响分析23-26
  • 4.1.1 股强债弱23-24
  • 4.1.2 股市债市发展不平衡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的影响24-25
  • 4.1.3 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的影响25-26
  • 4.2 融资成本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影响分析26-29
  • 4.2.1 再融资成本与再融资行为关系26-27
  • 4.2.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成本分析27-29
  • 4.3 上市公司自身特征对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29-34
  • 4.3.1 财务特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分析29-31
  • 4.3.2 内部利益机制对再融资偏好影响分析31-34
  • 5 上市公司自身特征对其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34-43
  • 5.1 研究假设34-36
  • 5.2 实证研究设计36-38
  • 5.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36
  • 5.2.2 变量设计36-37
  • 5.2.3 模型建立37-38
  •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38-43
  • 6 论文结论及建议43-47
  • 6.1 论文结论43-44
  • 6.2 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建议44-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玮;;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与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6期

2 李飞;;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07期

3 陈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J];内江科技;2006年08期

4 杨环;;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5 葛帮亮;;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绩效研究[J];金融纵横;2010年04期

6 赵姿;;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后的经营业绩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3期

7 王俪颖;;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问题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1年06期

8 邵华明;李俭国;;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08年09期

9 王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22期

10 金芬;李爱民;;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震;;基于代理人利益的再融资之谜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7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万隆;关注融资开闸带来的机会[N];证券日报;2006年

2 张志斌;中石化、上港巨量可分离债明发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主持人:陈静 嘉 宾:中国注册会计师 朱德峰 江苏天鼎 秦洪;再融资方式更加灵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曹腾;再融资 允许有想法 但得有办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万鹏;G鞍钢G长电有望率先再融资[N];证券时报;2006年

6 见习记者  杜志鑫;上市公司再融资出现创新之举[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熊欣;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面临变局[N];证券日报;2007年

8 陈建军;权证融资星火大有燎原之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西南证券 张刚;五种再融资方式都不容易[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刘兴龙;1月再融资规模将创历史同期新高[N];中国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中;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吴水亭;发行管制下政治关系对民企再融资时机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亮;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与市场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石磊;企业灾难捐赠的决策模型与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宇文;PPP项目再融资最优资本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嘉楠;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喻永贤;国内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赵姿;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余建荣;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与市场绩效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罗瑰卉;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与增发再融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兴芬;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利派现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优序问题实证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2年

8 骆垠杏;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夏友亮;上市公司IPO与再融资的业绩对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t

本文编号:365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5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5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