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指期货在封闭式基金折价套利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2 12:36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远远高于国外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投资者无法利用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套利交易,使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回归净值。目前封闭式基金实现套利收益的传统方式无非封转开、持有至存续期满等,但是这些方式都难以克服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要承受很大的风险。沪深300指数期货——即为投资者迫切需要的风险对冲工具。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必将会有大量的套利资金入市,对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进行套利,使得封闭式基金折价区间趋于正常水平,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率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了。本文写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之前,旨在提供给套利者一种实用的针对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套利方法,为广大投资者以参考。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首先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外的封闭式基金折价说明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偏高,接下来介绍本文使用的理论原理。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为股票指数期货与封闭式基金套利模型的建立,运用几何布朗运动和伊托引理分析封闭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找出其较大偏差与较小偏差,为套利的时机选择,其后使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封闭式...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封闭式基金文献综述
        1.2.2 股指期货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2 股指期货与封闭式基金折价套利的原理
    2.1 我国封闭式基金现状
    2.2 国内外封闭式基金对比
    2.3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介绍
        2.3.1 股票指数期货的概念
        2.3.2 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简介
    2.4 几何布朗运动
        2.4.1 标准布朗运动
        2.4.2 普通布朗运动
    2.5 伊托引理
    2.6 灰色预测模型原理
        2.6.1 预测原理
        2.6.2 等维递补灰色预测模型
3 封闭式基金与股指期货的套利模型
    3.1 封闭式基金与股指期货套利模型原理
    3.2 套利交易的时机分析
    3.3 预测模型的使用
        3.3.1 封闭式基金净值预测的方法原理
        3.3.2 模型检验
    3.4 封闭式基金套利价格的确定
    3.5 封闭式基金折价套利的资产配置
4 封闭式基金与股指期货套利的实证研究
    4.1 全部封闭式基金数据的选择与分析
        4.1.1 封闭式基金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4.1.2 跟踪误差计算
    4.2 基金兴和每周单位资产净值的预测
        4.2.1 基金兴和单位资产净值与其市场价格的对比
        4.2.2 建立基金兴和净值预测模型
    4.3 套利时机的确定
    4.4 基金兴和与沪深300指数期货折价套利盈利分析
    4.5 套利与未套利对比分析
        4.5.1 收益对比分析
        4.5.2 风险对比分析
    4.6 封闭式基金与股指期货套利小结
    4.7 封闭式基金折价套利的风险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金兴和单位资产净值预测1
附录B 基金兴和单位资产净值预测2
附录C 基金兴和套利时机选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xcel在动态GM(1,1)模型预测及检验中的应用[J]. 赵金环,陈建强,郭立智.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04)
[2]透过高折价现象看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未来发展[J]. 顾会霞.  金融与经济. 2007(06)
[3]灰色预测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 吴菊珍,徐晔,龚新桥.  统计与决策. 2007(01)
[4]股指期货套利分析[J]. 李刚,沈月中.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6)
[5]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探讨[J]. 杨飞虎,熊小平.  海南金融. 2004(08)
[6]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J]. 李甫英.  党史文苑. 2004(06)
[7]套期保值交易时机分析[J]. 林孝贵,陈晓红.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8]灰色预测在股票价格指数预测中的应用[J]. 丛春霞,李秀芳.  中国统计. 2000(05)

硕士论文
[1]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分析与实证[D]. 陈宇.西南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59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59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