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IPO抑价之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30 11:58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的股票市场,同时创业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其主要退出方式之一即为所投企业上市后的退出,因此不少学者将两者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创投机构的参与对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因而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两类理论:认证理论和声誉理论。近年来,我国创业投资已有较大发展,而IPO抑价现象在我国尤为严重。研究创投机构的参与对我国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的意义重大。 本文根据资料的可得性,首先以大陆中小板与香港主板上市的中资企业数据共同作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以及差异分析,得出了香港市场中创投机构的参与对企业IPO定价起到一定的认证作用,而大陆中小板市场则没有体现该作用。接着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过程中,本文先采用统计分析与理论逻辑对国际上流行的认证理论与声誉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发现这些理论在我国均不适用。同时,由之前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样本企业均为中资企业,在两个市场上市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大陆与香港市场的制度和投资者之间的差异,探求创投参与的大陆中小板企业IPO抑价的原因。并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归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加以论证。通过一系...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实践
二、国际上的两种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创新与后续研究
一、本文的创新
二、后续研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一、IPO 抑价相关理论
二、创投机构的参与对企业IPO 抑价程度影响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创投参与企业与无创投参与企业IPO 抑价程度差异分析相关文献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小结
第三章 有无创投参与对中资企业IPO 抑价影响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有创投背景的中资企业分析
一、研究对象定义
二、中国大陆与香港交易所中资企业创投参与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实证研究思路设计
一、指标的选择
二、样本选择、数据资料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模型的确定
四、分析方法的确定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创投机构参与对企业IPO 抑价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有无创投参与的中资企业IPO 抑价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 IPO 抑价之成因分析
第一节 国外相关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一、认证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二、声誉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第二节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IPO 抑价之成因分析
一、制度比较
二、投资者比较
第三节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IPO 抑价的本文解释
一、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收盘价总体变化趋势统计分析
二、中小板上市企业不同时期抑价率统计分析
三、中小板上市企业IPO 抑价率与投资者非理性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制度层面
二、市场层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询价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J]. 张小成,孟卫东,周孝华. 中国管理科学. 2008(06)
[2]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IPO抑价实证检验[J]. 刘静,陈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3]风险投资、IPO时机与经营绩效——来自香港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 唐运舒,谈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07)
[4]IPO抑价原因探析:新股定价方式[J]. 苏会灵.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06)
[5]全流通发行制度下的IPO抑价问题研究[J]. 尹晓冰,汪戎.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2)
[6]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分析[J]. 吴满意,戚安邦. 证券市场导报. 2007(12)
[7]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IPO抑价理论分析[J]. 熊虎,孟卫东,周孝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8]创业投资IPO偏低定价与退出绩效实证研究[J]. 陈玉罡,王苏生. 证券市场导报. 2007(10)
[9]基于非有效市场的A股IPO价格行为分析[J]. 江洪波. 金融研究. 2007(08)
[10]全流通配合询价制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礼君,彭茜. 财会月刊. 2007(20)
硕士论文
[1]深圳中小板与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D]. 曹青.复旦大学 2008
[2]询价制下我国IPOs首日超额收益的行为金融解释[D]. 李纯亮.重庆大学 2008
[3]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理论与实证分析[D]. 刘路.复旦大学 2008
[4]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与非创业投资支持企业IPO抑价度差异的分析[D]. 张凌宇.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中国股市IPOs行为抑价分析[D]. 胡国生.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8847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实践
二、国际上的两种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创新与后续研究
一、本文的创新
二、后续研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一、IPO 抑价相关理论
二、创投机构的参与对企业IPO 抑价程度影响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创投参与企业与无创投参与企业IPO 抑价程度差异分析相关文献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小结
第三章 有无创投参与对中资企业IPO 抑价影响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有创投背景的中资企业分析
一、研究对象定义
二、中国大陆与香港交易所中资企业创投参与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实证研究思路设计
一、指标的选择
二、样本选择、数据资料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模型的确定
四、分析方法的确定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创投机构参与对企业IPO 抑价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有无创投参与的中资企业IPO 抑价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 IPO 抑价之成因分析
第一节 国外相关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一、认证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二、声誉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第二节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IPO 抑价之成因分析
一、制度比较
二、投资者比较
第三节 创投机构参与的我国中小板企业IPO 抑价的本文解释
一、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收盘价总体变化趋势统计分析
二、中小板上市企业不同时期抑价率统计分析
三、中小板上市企业IPO 抑价率与投资者非理性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制度层面
二、市场层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询价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J]. 张小成,孟卫东,周孝华. 中国管理科学. 2008(06)
[2]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IPO抑价实证检验[J]. 刘静,陈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3]风险投资、IPO时机与经营绩效——来自香港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 唐运舒,谈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07)
[4]IPO抑价原因探析:新股定价方式[J]. 苏会灵.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06)
[5]全流通发行制度下的IPO抑价问题研究[J]. 尹晓冰,汪戎.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2)
[6]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分析[J]. 吴满意,戚安邦. 证券市场导报. 2007(12)
[7]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IPO抑价理论分析[J]. 熊虎,孟卫东,周孝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8]创业投资IPO偏低定价与退出绩效实证研究[J]. 陈玉罡,王苏生. 证券市场导报. 2007(10)
[9]基于非有效市场的A股IPO价格行为分析[J]. 江洪波. 金融研究. 2007(08)
[10]全流通配合询价制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礼君,彭茜. 财会月刊. 2007(20)
硕士论文
[1]深圳中小板与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D]. 曹青.复旦大学 2008
[2]询价制下我国IPOs首日超额收益的行为金融解释[D]. 李纯亮.重庆大学 2008
[3]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理论与实证分析[D]. 刘路.复旦大学 2008
[4]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与非创业投资支持企业IPO抑价度差异的分析[D]. 张凌宇.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中国股市IPOs行为抑价分析[D]. 胡国生.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8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9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