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7 20:3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的资产流动性不足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20世纪80、90年代,该金融创新又扩展到了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它也成了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在现代,金融支持的适宜方式逐渐由传统信贷转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首先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实现传统商业银行、市场中介机构、投资者三重激励兼容的金融创新,这一金融创新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扶持。论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积聚的关系,论证了要化解这些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明智的选择。最后本文针对目前影响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障碍,在借鉴美国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应在制度安排上提供特殊的扶持政策,即通过产业政策实施的“精细化”,来促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框架
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
    2.1 住房抵押贷款是当时银行与购房者双赢的选择
    2.2 住房需求增长导致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
    2.3 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导致银行金融风险积聚
    2.4 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及其动因分析
    3.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情况
        3.1.1 品种的发展与演变
        3.1.2 其他发达国家与地区争相效仿
            3.1.2.1 西欧发达国家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1.2.2 亚洲国家与地区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动因
        3.2.1 主要相关参与主体参与证券化的动因
            3.2.1.1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3.2.1.2 从市场中介机构的角度
            3.2.1.3 从投资者的角度
            3.2.1.4 对主要相关参与主体参与证券化动因分析的结论
        3.2.2 政府参与证券化的动因
            3.2.2.1 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积极参与和扶持的理论依据
            3.2.2.2 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中强制力优势分析
            3.2.2.3 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产业政策实施的“精细化”
4 中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路
    4.1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1.1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现状
        4.1.2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发展趋势
    4.2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4.3 中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
    4.4 中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57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757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