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补
发布时间:2025-02-08 20:29
上市公司特别是ST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对年度报告进行补充披露的现象很普遍,此现象形象地被称为年报的“补丁”。年报打“补丁”的现象这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多属于隐性披露缺陷,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依据补充或修改前的年度报告(若前后报告差异部分达到重要性水平)作决策,将会给年度报告使用者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或误导其决策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引起笔者关注的是,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因年度报告“补丁”(证监会等做出的带有处罚性质的年报“补丁”除外)问题而受到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处罚,没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因上市公司对年度报告进行补充披露而发表任何意见,对上述公司负有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也没有一家因此而受到处罚。因此有必要从CPA行业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补丁”问题。另外,须着重指出的是本文是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补丁”问题,本文重点不是论述年报“补丁”行为对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影响或对注册会计师具体执行审计业务的影响(包括因“补丁”问题影响CPA的审计程序、方法及责任)以及针对此影响CPA执行具体审计业务时如何对“补丁”问题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和CPA责任的划分与承担...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
0.2 几个相关范畴
0.3 研究现状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年报“补丁”问题
1.1 年报“补丁”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2 年报“补丁”问题与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现状分析
2 会计师事务所对年报“补丁”无所作为的原因
2.1 行业职业道德问题
2.2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问题
2.3 职业判断的基础问题
2.3.1 独立审计准则问题
2.3.2 担保问题
2.4 审计委托模式问题
2.5 行业监管问题
2.6 行业罚责问题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3.2 推行完善合伙制
3.3 完善职业判断的基础
3.4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模式
3.4.1 改革审计委托模式
3.4.2 尝试事业单位审计
3.5 强化CPA行业监管
3.6 加大违规成本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1944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
0.2 几个相关范畴
0.3 研究现状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年报“补丁”问题
1.1 年报“补丁”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2 年报“补丁”问题与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现状分析
2 会计师事务所对年报“补丁”无所作为的原因
2.1 行业职业道德问题
2.2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问题
2.3 职业判断的基础问题
2.3.1 独立审计准则问题
2.3.2 担保问题
2.4 审计委托模式问题
2.5 行业监管问题
2.6 行业罚责问题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3.2 推行完善合伙制
3.3 完善职业判断的基础
3.4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模式
3.4.1 改革审计委托模式
3.4.2 尝试事业单位审计
3.5 强化CPA行业监管
3.6 加大违规成本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403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