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理费率制度下的基金激励契约设计
本文关键词:固定管理费率制度下的基金激励契约设计
【摘要】:固定管理费率制度在目前证券市场不景气的现状下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基金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基于固定费率+激励制度+风险分担机制的基金管理费收取契约模式进行了探讨。文中将基金管理费分成基金日常运营费用、业绩报酬两部分分别结算,前者可直接计提,后者则参照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确定,且两部分费用依照风险共担系数由基金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共同承担。该契约模型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可有效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并可应对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业绩报酬与日常运营费用分别计算使得基金管理人有积极性降低基金的日常运营成本并使成本费用内部化,基金管理人也尽其可能的运作基金以减少赔偿支付。风险共担机制的引入使得基金管理人尽量保持风险规避的投资策略,减少了基金管理人迎合基金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而独自承担基金运营的预期风险损失。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基金 费率 契约 风险 激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1155)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12JK0025) 西安理工大学高学历人员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07-211211)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1926年,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了“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标志着全世界第一个基金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初,基金业得到蓬勃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中国证券市场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在2011年大盘下跌超过20%的情况下,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军耀;蒲勇健;;基金管理人行为与基金业绩的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 童元松;;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与防范策略[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佚名;;震荡市场新基民如何应对风险[J];财务与会计;2008年18期
4 黄人杰;;基金管理人的客户关系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6年02期
5 孙晶;;浅谈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J];时代金融;2007年06期
6 陈士林;;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赖义务的理论分析[J];上海金融;2010年10期
7 ;由“主动”到“被动”的转变[J];股市动态分析;2010年47期
8 ;中国投资经营者已萌芽[J];经济论坛;2000年05期
9 王银凤,刘和平;加入WTO与我国中外合营基金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10 ;风向[J];软件工程师;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持人:周晓 特邀嘉宾:投资者维权志愿团成员,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宋一欣;基金如何参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胡立峰;托管人:“无为而治”的尴尬角色[N];证券时报;2001年
3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监事长 杜静;公募基金在大变局中如何跨越“峭壁”[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姚备;开放式基金 让基金业更开放[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张礼庆 黄平;发展基金控制权市场刻不容缓[N];中国证券报;2004年
6 徐岳;“比例配售”新基金开始发售[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7 ;关于了解基金(一)[N];证券时报;2007年
8 倪受彬;我国基金管理人设立的立法问题探讨[N];证券时报;2009年
9 ;基金管理[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开放式基金投资常见问题解答(六)[N];中国证券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宇;养老基金管理人谨慎投资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何军耀;基于基金管理人行为属性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何军耀;基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基金管理人行为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徐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孟东晓;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欧明刚;基金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李干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马振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宝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制度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陶耿;论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晓瑜;我国开放式基金管理人信赖义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杨光;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设计与监督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曹启林;论基金管理人行为规制及内部制衡机制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夏彬;从基金管理人的激励约束角度看基金治理结构的完善[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显性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姜海珠;有限理性基金管理人行为博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郭长娟;我国基金管理人显性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姚壮龙;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基金合约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潘淑梅;基金管理人投资业绩的持续性[D];兰州商学院;2014年
10 韦妃;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持基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2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1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