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知识及其默会维度
本文关键词:论技术知识及其默会维度
【摘要】:技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展现方式,技术知识也是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技术知识的存在性与独立性在历史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技术知识不仅存在且具有独立的发生源。在对知识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借助哲学认识论的实践转向,对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类型及其默会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进而认识到技术知识有其独特的内涵,默会维度是技术知识重要且根本的特征。同时默会知识理论中的两种意识、具身性维度等理论对技术知识的习得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知识 技术知识 默会认识论 默会知识
【基金】:江苏省2011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知识等,成为当代西方技术本体论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当下技术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育研究中,需要回答什么样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在技术教育研究中,同样需要回应什么是技术知识以及技术知识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征。本研究着重从知识与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佩科;;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强;;技术知识供给中的政府公共服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赵志成;吕乃基;;难言技术知识及其传播途径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魏杰;;技术知识也是价值的源泉吗?——与陈越和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4期
5 张德育;技术知识无法成为商品——兼与魏杰及陈越、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2期
6 陈华,付春,张明林;技术知识管理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胡振鹏,陈华,傅春;技术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8 郑士贵;技术知识的度量和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8期
9 ;劳动保护知识问答(三)[J];中国邮政;1991年04期
10 王丽;;探究技术知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红;张骁;赵亚普;;什么影响了产品创新:技术还是市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军 通讯员 董旭霞 冯树芳;何以激发学习动力[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江雪;创新三模式:效果好不一定花钱多[N];中国企业报;2012年
3 吉林省永吉机关幼儿园 梁艳华;园长要有六种意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同济大学 张玉臣;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蒋万全;安全生产:人是关键因素[N];中国石油报;2004年
6 杨紫玉;科技服务到村寨[N];阿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保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流动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崔政;当代科学与技术知识所有权问题[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美玲;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蔡美莹;波兰尼默会技术知识观探析[D];东北大学;2014年
3 李娜;技术知识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模式探析[D];东北大学;2012年
4 宁艳阳;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宋晓颖;企业技术知识转化矩阵模型探讨[D];兰州大学;2007年
6 尹雪慧;技术知识的价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黄剑;技术知识传播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邢博雅;国有控股企业技术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3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02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