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济参与和教育投入——社会性别理论视角
本文关键词:女性经济参与和教育投入——社会性别理论视角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女性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社会平等意识的不断增强,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女性拥有与男性一样的能力和知识,与男性一样都能承担社会的劳动和责任。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她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和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自主性。目前女性虽然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但仍然有部分女性受着家庭性别角色的影响和约束,不得不承担着家庭的繁重责任。而在一些领域发展中,"玻璃天花板"的现象依然阻碍着女性的提高和晋升机会,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及平等发展依然阻碍重重。文章以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揭示女性参与经济活动与教育投入的关联,以及教育投入过程中所存在的性别议题,进一步说明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不仅能增进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社会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发展;不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女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女性积极而自主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消除男女不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 As the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equality continues to increase , women have the same ability and knowledge as men . In the modern society , more and more women want to b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economic activities .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JY1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教育规划办课题“‘十一五’以来江苏教育投入效率效果研究”(项目批准号B-a/2013/01/01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财务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B-a/2013/01/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增加教育投入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进入21世纪,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与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启玉;;成本与收益: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2 武忠远;;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丽娟;;家务补偿请求权的法经济学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4 胡军辉;;非劳动收入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一个基于工作异质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5 杨安宁;杨玉秀;;社会资本结构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6 彭艳崇;;论夫妻财产权的平等保护——对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社会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3期
7 于心意;;经济视角下的婚姻制度及一夫一妻制必要性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9期
8 梁辉;;从人类发展指数看湖北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9 许放明;;责任自觉与成果共享:“妻管严”现象的一种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杨玉秀;;论家族社会资本及其治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鲁芳;韩琳琳;;城市女性休闲障碍探析——以杭州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5 谢宏;家族企业中的家族缔约问题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志刚;人力资本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7 童欣;中国家庭经济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沈奕斐;个体化与家庭结构关系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0年
9 尹建新;儿童国际收养伦理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秦相平;至善论自由主义的价值多元主义证成[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强;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菁;家庭关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勇;中国城市成年子女代际支持的阶层差异[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青美;社会性别、认同与困境——“80后”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李云剑;我国社会转型期和谐家庭建设的伦理审视[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陈丹红;中国内地苦情剧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盛星星;六六电视剧情感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信锋;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比较社会学分析[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荀洁;女性“一间自己的屋子”?——以社会性别理论考察网站中的女性频道[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02期
2 李叔君;高红艳;;社会性别理论的辨析及研究拓展[J];理论月刊;2008年01期
3 苏映宇;;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单亲母亲的就业困境及政策选择[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胡仙芝;余茜;;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探析[J];新视野;2010年02期
5 付媛;;浅析社会性别理论对我国法学研究的价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敬少丽;;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教育机会的发展——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6期
7 李叔君;;现代性与社会性别理论:一种方法论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梁小燕;;多元与融合:世纪之交的社会性别理论发展图景[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9 肖富群;;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性别理论[J];江淮论坛;2010年01期
10 穆亮;;社会性别理论下如何克服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苗培;;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对男性“处女情结”个案分析[A];性与性别研究(第1辑)——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研究[C];2010年
2 蒋永萍;唐斌尧;;妇女与经济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潘锦棠;我看“社会性别理论”及其流行[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荣维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异同之探[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王竹青;《消歧公约》与中国司法实践[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余华林;清末民初的女权概念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李佳 本报记者 周丽婷;女人天生是弱者吗?[N];中国妇女报;2012年
6 ;经历性别课堂[N];中国妇女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应心;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中小学教科书性别偏见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白玫;社会性别理论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徐立萍;论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4 崔学华;农村老年妇女贫困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成瑶;小学生中性化现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盼;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下尤金·奥尼尔剧作的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乔军;陕西榆林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及权益保障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亭;论美国汉学家高彦颐的明末清初江南妇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平;社会转型期云南新生代女性农民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8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6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