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杜威美育思想内涵与功用

发布时间:2018-01-06 03:42

  本文关键词:杜威美育思想内涵与功用 出处:《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杜威美育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摘要】:杜威的实用主义美育思想在中国曾产生过深远影响。它由工业社会人的异化、教育方式的机械与冷漠以及艺术自身的困境等现实问题催发,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救赎功能。杜威将艺术提高到了完善生命存在的高度,认为艺术是最普遍、最自由的交流形式,且具有传承文化的价值。鉴于艺术自身的功能与特征,学校审美教育必须与人生结合起来,让生活艺术化,同时借艺术升华生活。
[Abstract]:Dewey's pragmatic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China. It is prompted by the alienation of people i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mechanization and indifference of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the predicament of art itself. Dewey raised the art to the level of perfecting the existence of life and thought that art was the most common and free form of communication. In view of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 itsel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 must be combined with life to make life artistic and to sublimate life by art.
【作者单位】: 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G40-014
【正文快照】: Liu Yaqian*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融艺术于教育-杜威美育思想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改革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王开友;;概念教学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金祥林;在实践中发挥教育目标的工具性职能[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亮;;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特征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孙殿玲;;美育历史与现实命运的沉思[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童江梅;;论音乐美育对和谐人格的培养[J];新东方;2006年12期

4 张良斌;张桂荣;孙婷婷;;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魏春艳;李天道;;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生成与礼法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6 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研究的新拓展——评钟仕伦的《中国美育思想简史》[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朱克昌;李建明;;论大学文化美育的本质及构建[J];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8 资利萍;;论近现代非美学专业知识分子的美育创举[J];美育学刊;2013年04期

9 吴世常;;美育常在生活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10 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之生成与发展轨迹——评钟仕伦的《中国美育思想简史》[J];青春岁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闾海燕;;理学时期的蒙学美育思想[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廉茵;;乐记美育思想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6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王旭晓;;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对当代美育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艳红;;身践力行 以美育人——论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思想的渗透[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辉;多维视域中的蔡元培美育思想[N];文艺报;2012年

2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浙江宁波镇海炼化中学 倪晓艳;将美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李兰;蔡元培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美育[N];美术报;2004年

6 王兆鹏;《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发掘古代优秀美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尹少淳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改进美育教学正当时[N];人民日报;2014年

8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9 赵勉;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铸造美的现代人[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促进会副会长 黄旭东;艺术教育界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误读及出路[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苏;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任亚军;中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邵艳芹;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莎莎;论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薇;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思想浅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杜芳;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美育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86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86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