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结构”到“文化”的演进:布鲁纳教育研究范式转换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08 20:30

  本文关键词:从“结构”到“文化”的演进:布鲁纳教育研究范式转换及其当代意义 出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布鲁纳 结构主义 计算主义 认知主义 文化转向 范式转换 当代意义


【摘要】:教育学与心理学在整个20世纪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20世纪初心理学家转向教育研究,历经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变迁,以及认知革命从"结构"到"计算"的路径更替。虽在短时间内极大提升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与学科地位,但也为本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与心理研究留下了"个体主义"与"唯我论"两大麻烦,由此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彼此割裂的历史困局。在这一宏观历史背景下,集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于一身的布鲁纳,先是作为认知心理学家引领了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领域的认知革命,而后以认知心理学家的身份转向教育研究,把基于认知心理学构建的教育理论推向实践,最后又从教育实践返回到教育理论,通过"叙事转向"中对教育本质的重新界定,扬弃了自己早期基于心理学构建起来的教育理论,开创了教育研究的文化新取向,为推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开辟了新道路。沿着布鲁纳从"结构"到"文化"学术思想的演进路径,未来我们应树立起兼容并包的广义科学观,重塑教育与心理研究的学科文化,并建立起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学机制。
[Abstract]: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howed a complicate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education research to the psychologist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after the transition from behaviorism to cogni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from the "structure" to "calculate" the path of change. Although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greatly enhance the scientific level and discipline education, but it should be full of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left "individualism" and "solipsism" two big trouble for this, which leads to explore the separate historical dilemma of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macro historical background, psychologists and educators set in one of the first Bruner. As a cognitive psychologist led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of 1960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then to cognitive psychologist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 In practice, and finally from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return to education theory, through the "narrative turn" in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re defined, abandoning th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y to build up their early, ushered in a new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wo kinds of culture fusion has opened up a new road. Along with Bruner from the "structure" to "cultural evolution path" academic thought, the future we should set up general science view education and reshape all-embraci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ubject culture,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complexity scien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布鲁纳是20世纪教育与心理研究领域内一位非常有影响而且身份很特殊的人物,在教育与心理研究的“璀璨星空”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宋文里,2010;郑旭东等,2015)。大卫·奥尔森(David Olson)在《布鲁纳:教育理论中的认知革命》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骁;;布鲁纳的概念学习及应用的简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2 王涛;;打布鲁[J];中国民族;1981年01期

3 ;布鲁纳[J];成人教育;1982年05期

4 ;里约大冒险2[J];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2014年06期

5 李阳波;布鲁吉找聪明[J];小学生之友;2005年Z2期

6 ;小男孩布鲁[J];阅读;2005年04期

7 ;谁偷了布鲁的金表?——不要轻易错怪别人[J];综合能力训练;2007年12期

8 纪纳;;布鲁纳教学思想简述[J];中学语文;1981年03期

9 曾燕琼;;为布鲁纳教育思想辩[J];学理论;2009年22期

10 贺希格吉日嘎拉;;蒙古族“布鲁”的文化探析[J];前沿;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娜仁高娃;;浅谈布鲁的产生及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辉;;现阶段中美“创新”关注点之异同分析——以“上海讨论”和“布鲁金斯讨论”为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鹏 张美梅;飞旋布鲁的神秘面纱[N];通辽日报;2010年

2 陈雅薇;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缩影[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高鹏;奥运在即,维尔布鲁根“既喜悦又难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林永成;林方略会见维尔布鲁根[N];海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郑轶;市领导会见法国客人[N];长春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志刚;太原上半年发现布鲁氏病患者25例[N];发展导报;2007年

7 刘致远 唐进平;谨防布鲁氏病再度暴发[N];人民政协报;2003年

8 山东 副主任医师 高国起;叩诊的发明人——奥斯·布鲁格医生[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奇 云;布鲁德X蝉用质数应对天敌[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梁静;揭开私营军事公司的大金库[N];中国经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晓娟;布鲁纳认知思想的转向[D];山西大学;2015年

2 陈华丽;布鲁纳的数学教育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坚峰;浅析布鲁赫的音乐创作与音乐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4 李筱雨;布鲁纳教育思想转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雅琛;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及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柏轩;布鲁纳认知理论中的认识论及方法论[D];山西大学;2012年

7 KOUAME KOUASSI MARCERIC(夸思);文字的书写及其改良布鲁力布阿博尔所创立的非洲新文字的书写美术价值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8 白东升;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布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珊珊;初等学校社会科课程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9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