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
本文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忧伤 愤怒 情感动力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反思教育社会学时,不应仅从理论角度展开,还应关注其中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的古典教育社会学为例,其中便有一种古典主义者特有的忧伤情感在起支撑作用。而在麦克拉伦的教育社会学实践中,则可以清楚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体制的强烈愤怒。麦克拉伦之后的教育社会学以及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能有什么样的发展,同样也要厘清其中可能存在的情感动力。
[Abstract]:When we reflect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start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power of it. Take Durkheim's class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Among them, there is a classicist special sadness in the support of the role, and in the practice of MacLare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en we can clearly see the strong anger of Marxism towards the system of "capitalism" and "imperialism".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can be made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fter McClaren and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emotional dynamics that may exis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所谓“诗言志”,“歌传情”,人类的话语实践无论其形式如何,都逃不开情感作用,只是程度、性质有差异。即使号称纯客观的西方现代“科学”,也会对社会,对大众隐藏许多非理性诉求,且常常无视自己所犯的社会错误,以致造成“科学的统治”。[1]总之,从情感角度分析各类话语实践,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莉芳;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比较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召开[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3 高水红;“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4 朱志勇;;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鲁洁;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董泽芳;关于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使命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7 庄西真;教育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8 邓伟志;;教育社会学的前沿问题[J];群言;2004年01期
9 张人杰;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王娟;林春福;;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与教育[J];中国教师;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闫引堂;;曼海姆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吴涛;;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昌勇 胡振京;中国教育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奠基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马宏萍;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举步维艰[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宋阳;“问计于民”求解教育难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临汾市教育局 张艳艳;试论现实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N];科学导报;2010年
5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华;借新声于异邦[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晶晶;教育社会学视阈下的腐女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金红霞;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研究之反思与改进[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雷晓;知识的形成、传递与习得:伯恩斯坦教育论述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屏;“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9 闫效鹏;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10 薛国凤;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8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8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