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分位回归模型的分析
本文选题:教育收益率 切入点:分位回归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明瑟收入方程的基础上,使用入职时的教育和收入水平,分析"纯净"的教育收益率。本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初期、深入改革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分析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教育回报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文同时使用一般线性回归与分位回归模型,深入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回报率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变化。实证结果发现,改革开放前,收入条件分布中、低分位点的教育收益率高于高分位点,教育使得收入水平趋于收敛;改革开放后教育收益率随收入条件分布的分位点的增高而同步提高,教育导致收入差距增加。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inther's income eq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r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by using the education and income leve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initial period of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trend of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in four historical stages of deep re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is decreasing first and then rising. This paper uses both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conditions,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of the low sco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scor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ducational return rate increas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income gap.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产业更新背景下的再就业与职业流动”(12BSH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机制”(11AZD022)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2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罗楚亮;;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5 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4期
6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莹莹;;我国农村就业人口的教育收益率测度——基于半参数计量模型的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2 胡明娣,成定平;个人意愿教育投资额的决定[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3 王云多;;个人教育收入差距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4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5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6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7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8 廖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教育选择——基于个体风险态度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9 周金燕;钟宇平;;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1991~2006[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10 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田永坡;和川;于月芳;;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俊;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莹莹;新形势下江西省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姜正华;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林海仪;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海姣;辽宁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叶环宝;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赵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陈良q,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武向荣;;中国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4 敬嵩,陈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5 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数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晓宁;;职业分割、性别歧视与工资差距[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7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9 洪保民;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才;2000年07期
10 林聚任,赵萍;行业与职业中的性别隔离状况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宏斌;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娄世艳;罗润东;;我国城镇教育收益率年龄段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3 何光瑶,洪荧;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1998年04期
4 江伟;刘珊珊;;关于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5 毛爽;;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史一哲;;北京流动劳动力教育收益率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04期
7 温辉;;关于提高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8 叶芸;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浅析[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9 齐良书;;国有部门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对1988-1999年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4期
10 何金龙;;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和谐的一个关键命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吴克明;;教育的收入功能新探:工作流动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孙志军;杜育红;;学制对农村居民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影响——基于广西融安县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树阳;;高校课堂点名的机会成本辨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边燕杰;程诚;;社会资本对于收入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全国八城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宇 陈良;学得越多 挣得越多[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萧致;不让“虎父”出“犬子”[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3 ;教育经济效益如何评估?[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刘好光;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赖德胜;百年树人别解[N];人民日报;2003年
6 朱四倍;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 痛[N];工人日报;2004年
7 李志仁;人才高消费与教育过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谢越;且析留学经济[N];丽水日报;2010年
9 周云波;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N];天津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束洪福;农村普及高中教育收益高于城镇[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习明明;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动趋势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王涛;我国教育收益率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3 冯毅;中国农村非农劳动教育收益率的变动[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
4 徐传现;安徽省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D];安徽大学;2014年
5 李小顺;我国教育收益率内部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路婉婷;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杨凯;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问题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8 吴蓓蓓;我国技术进步诱致下的人力资本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隋国玉;过度教育与工资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湘军;我国教育公平性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6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5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