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歌诗传统成就风雅中国

发布时间:2018-03-03 10:42

  本文选题:歌诗 切入点:汉乐府 出处:《中国德育》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音乐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歌诗传统,《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很多都有传谱,都可以歌唱。每一首诗词、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股乡愁,一种情怀。诗词歌曲的的声、情、意、韵,无不浸染着浓郁的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内容。我们想要做的和正在做的,是将传唱诗词歌曲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向纵深拓展。
[Abstract]:China is a great music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has been a tradition of song poetry. The Book of songs, the Chuci, Han Yuefu, Tang poetry, Song ci, and Yuan qu many of them have been handed down and can be sung. There is a story behind every poem and song. A nostalgia, a feeling. The sound, feeling, meaning, rhyme of poetry and song, all immersed in the rich Chinese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hinese etiquette and music civilization. What we want to do and what we are doing, It combines the singing and singing songs with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冬;;歌诗十二首[J];金田;2009年Z1期

2 刘加夫;论李贺歌诗在元朝的风行及其原因[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梁上泉,赵心宪;歌诗的通俗走向与艺术表现——关于歌词的创作与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吴相洲,冯淑华;唐代歌诗创作对诗人风格形成作用的理论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刘怀荣;东晋南朝歌诗艺术考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刘旭青,李昌集;汉代乐府的音乐活动与歌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董志全;论《离骚》对先秦早期歌诗内容和形式的突破[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刘怀荣;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9 李红;教学科研互为渗透 创新实用皆为学生——评《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大学生人文景观导览》[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邓力;;歌诗的美体[J];数据;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亚莉;;20世纪以来歌诗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2 赵敏俐;;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培友;;理论出新见,,蹊径开洞天——评赵敏俐教授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4 刘明澜;;唐代歌诗的主要创作方式[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葛景春;;李白歌诗与盛唐草书[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云中;歌诗达邮轮:浪漫海上商务之旅[N];国际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高薇;填补广本产品线 歌诗图意在品牌提升[N];华夏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安丽敏;歌诗图 广本“跨”出新高度[N];中国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卢山;歌诗图 跨界走巅峰[N];中国商报;2012年

5 杜晓勤;唐代歌诗与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记者 刘秋伟;歌诗达邮轮在港设地区总部[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记者 王浒;歌诗达邮轮开启新一轮阿拉伯湾航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冷卫国;汉代歌诗研究的成功范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王昌隆;对环境负责的邮轮[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欣华;欧洲最大邮轮公司开拓中国市场[N];中国贸易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兵;六言歌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龙勋;乐器与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龚昊;凉山彝语歌诗与汉语歌诗的声调与音程关系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郗秋丽;找寻歌诗[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滔;西晋宴集活动中的歌诗艺术考论[D];青岛大学;2010年

6 徐迪;曹丕乐府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菁菁;汉代乐府歌诗唱法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8 梁宇;元稹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沈懿;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中国出发航线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尤荆锐;中国现代歌诗视域中的上海老歌[D];温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0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60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9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