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协商课程”理念与公民课程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04 07:02

  本文选题:公共协商 切入点:协商课程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Abstract]:The idea of "consultative curriculum" advocates the negoti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urriculum activities. By "empowering" students, it guid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setting,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us, the idea of "consultative curriculum" can guarantee the curriculum rights and civil rights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equal consult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which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civic quality of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civic education to take the idea of consultation curriculum as an important basis, to construct a consultative curriculum mechanism with citizen curriculum and moral character curriculum as the core, and to give play to the hidden civic education function of curriculum lif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ublicity and democracy of civic education, the civic curriculum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value,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ivic quality and public spiri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治理’视域下的公民教育建构研究”(13YJC88009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EEA110340)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姗姗;项国雄;;后现代主义指导下的学习评价——协商式学习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姜哲;;协商课程:走进民主课堂之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4期

3 李海英;;课程权力:协商课程的一种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9期

4 李宝庆;樊亚峤;;协商课程理论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蓉,冯u&中;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俊生;;柔性协商视角下的网络课程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王占军;;构建基于合作的教师教育课程文化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2年07期

4 袁菲;欧阳铨;曹霞;;自主—协商式——“两个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6期

5 裴少静;和学新;;课程决策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6 肖建勇;李军华;;教育变革中的学生参与——30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肖龙海,苏正旺;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刘勇;;英语专业泛读课堂的协商[J];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9 韩淑萍;;我国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研究述评[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10 刘雨;;课程改革中学生课程权利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观察;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宝庆;协商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皮武;地方性大学的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华女;多维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冠鹏;普通高中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腾达;关于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决策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丽丽;教育权力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决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威;语文质性教学评价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迪;合作中的小学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军;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广涛;大学化学实验的复合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潘新民;我国“新课改理念”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龙海;协商课程: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构成与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4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丁念金;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5期

6 张廷凯;;课程决策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7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8 丁念金;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变迁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12期

9 翁黎颖;;关于语文课堂协商的思考[J];语文新圃;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来成;协商课程:实现师生角色里程碑式的转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肖龙海;协商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肖龙海;协商课程: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陈建华;;论协商民主视野中的学校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李海英;协商课程——一种新的课程范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6 李宝庆;靳玉乐;;协商课程评介[J];教育学报;2006年03期

7 肖龙海;协商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08期

8 赵颖,郝德永;协商课程与学习:民主课堂的蕴含与路径[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9 石翠红;;协商课程、领悟课程及其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宝庆;靳玉乐;;协商课程及其后现代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宝庆;协商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6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