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终身德育三种理论模式及其特征分析——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Abstract]:The theory of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It aims to solve the stage moral dilemma caused by social changes and human's ow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human's own development. Meet the dema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the western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theory model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Among them, Paul Langeland's social learning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model, Peter Jarvis's pragmatism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model and Moore Leicester's humanistic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model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ogether, they embody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that is, stage, life, human nature and socia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道德教育的三维视角分析》(项目编号:SZ15118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维复;;从基本范畴的深度分析看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共建的辩证法[J];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2 刘文洋;朱虹;;社会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6期
3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与网络社会的人学——兼论马克思本体论的社会建构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4 麻彦坤;;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互补[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1期
5 滕健;;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聂晓莉;;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进行妇产科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21期
7 许放明;;社会建构主义:渊源、理论与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安维复;梁立新;;究竟什么是“社会建构”——伊恩·哈金论社会建构主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S1期
10 李文欣;;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颖;;从新行为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述评班杜拉的《行动和思想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的观点》[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张旭;李梅松;;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丁宁;;信息技术在MTI教学的应用:北外高翻学院的实践[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武汉大学 肖s,
本文编号:223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23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