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性的“生活”之维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public welfare, fairness and openness are the basic connotations of educational publicity. Inspired by Habermas's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ity and the world of lif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ducational life is conceived by the humanistic situation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ve and the sincere human feelings contained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Jiangxi Fenshui Village Primary School, protecting "educational life" has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to encourage the public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鑫;周育国;;公共性的解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梅红;;教育异化探析——基于教育公共性的视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望根;;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下的普遍主义——以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彬;;悖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评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闫霞;;明代诗学转向的文化成因[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8 张春田;;重讲鲁迅何以可能——兼评竹内好的《鲁迅》[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4期
9 钱灏;;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在县级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10 万明钢;白亮;;全球化时代“学会共存”教育的愿景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王庆华;;公共预算与分配正义[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阮成武;;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嘉;教育的特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0期
2 阎光才;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文雪;;教育生活:一种教育人学观[J];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4 周贵礼;靖国平;;何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5 徐金寿;张建平;;论教育生活的基本特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6 马欢;;试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育生活的二维考察[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7 申红艳;;过一种反思的教育生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6期
8 李江源;;论教育生活中的竞争与妥协[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3期
10 李建成;;在生活体验的提炼中成长——“校长寄语”背后的故事[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亚斌;;以日以年 关注梦想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张庆华;;享受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追求有价值的精彩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3 陈兴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4 王晓来;;孩子的行为没有错——对几种教育现象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芦义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三种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6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惠荣;杨锁兰;;师生共写随笔[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法根;创意,让教育生活更有滋味[N];江苏教育报;2014年
2 南通市第二中学 张日华 常州市北郊中学 杨振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 陈然之 海门市教育局教科室 钱艺林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蒋建春;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吗?[N];江苏教育报;2008年
3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梁震英;教师首先应是一名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启东实验小学 袁炳飞;让教育科研融入有意趣的教育生活[N];江苏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杨桂青;重建高中生的教育生活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惠娟;委员以亲历诉说美好的教育生活[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王振权;进入现场,对话让教育开始呼吸[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谢建师;大文化引领新思路 小教育尽显真实效[N];中国边防警察报;2014年
9 湖南教育报刊社 黄耀红;教育言说别故弄玄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林卫民;“错误”的教育味道[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志刚;论“教育生活”[D];河南大学;2005年
2 陈健;试论教育生活体验研究的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翠凤;当前中小学惩戒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卜茂荣;教育生活的发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利平;狂欢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戴红宇;教育是教育,我是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贾娜;论初中生学校教育生活的幸福之维[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8 陈静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乐野;独立的声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1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23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