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
发布时间:2017-03-18 11:09
本文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自发推理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自发推理包含两个过程: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自发特质推理是指在对个体的行为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会无意识地去推理行为人的特质,形成关于行为人的印象;自发情境推理是指对某个人的行为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会无意识的去推理引起该行为发生的情境方面的信息。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都是无目的、无意图、不受控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心理资源的过程。恋人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很常见的,而面对冲突,个体都有对对方进行归因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自发的,也就是自发推理。由此看来,恋爱冲突的过程和自发推理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本文通过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性别角色的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进行自发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研究分两部分:实验一: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是否存在自发推理。采用2(句子类型:实验句子和控制句子)×2(探测词类型:特质探测词和情境探测词)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句子类型和探测词类型均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是反应时。结果表明,相比于不隐含特质或情境的句子,女大学生对隐含特质或情境的句子的反应时更长。实验二: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其中包括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采用2(句子类型:实验句子和控制句子)×2(探测词类型:特质探测词和情境探测词)×2(性别角色: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性别角色是被试间变量,句子类型和探测词类型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是反应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化的女大学生,女性化的女大学生对隐含特质句子后探测词的反应时明显高于不隐含特质句子后的探测词;相对于女性化的女大学生,男性化的女大学生对隐含情境句子后探测词的反应时明显高于不隐含情境句子后的探测词。综上所述,本研究结论为:(1)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既存在自发特质推理又存在自发情境推理。(2)女性化的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倾向于进行自发特质推理。(3)男性化的女大学生在恋爱冲突中倾向于进行自发情境推理。
【关键词】:女大学生 自发特质推理 自发情境推理 性别角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2
- 1.1 恋爱冲突的研究11-15
- 1.1.1 恋爱冲突的概念11
- 1.1.2 恋爱冲突的原因及类型11-12
- 1.1.3 恋爱冲突研究的理论取向12-13
- 1.1.4 恋爱冲突的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13-15
- 1.2 自发推理的研究15-17
- 1.2.1 自发推理的概念15
- 1.2.2 自发推理的常用研究范式15-16
- 1.2.3 自发特质推理与自发情境推理的共发性16-17
- 1.2.4 自发推理的影响因素17
- 1.3 性别角色的研究17-21
- 1.3.1 性别角色的概念17-18
- 1.3.2 性别角色的理论基础18
- 1.3.3 性别角色的测量18-19
- 1.3.4 性别角色模式的发展19-20
- 1.3.5 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20-21
- 1.4 恋爱冲突、自发推理和性别角色的关系21-22
- 2 问题提出22-24
- 2.1 研究目的22
- 2.2 研究的意义22
- 2.3 研究假设22
- 2.4 研究的创新之处22-24
- 3 实验一:女大学生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实验研究24-29
- 3.1 实验目的24
- 3.2 实验假设24
- 3.3 实验方法24-25
- 3.4 实验设计25
- 3.5 实验过程25-26
- 3.6 结果26-27
- 3.7 讨论27-29
- 4 实验二:女大学生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的实验研究29-33
- 4.1 实验目的29
- 4.2 实验假设29
- 4.3 实验方法29
- 4.4 实验设计29-30
- 4.5 实验过程30
- 4.6 结果30-31
- 4.7 讨论31-33
- 5 总讨论33-37
- 5.1 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的共发性33-34
- 5.2 恋爱冲突中自发特质推理和自发情境推理的性别角色差异34-35
- 5.3 女大学生恋爱冲突中自发推理的倾向性35-36
- 5.4 女大学生恋爱冲突的解决建议36-37
- 6 结论37-38
- 7 不足与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4
- 附录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立新;杨玉銮;;父母性别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黄会欣;余新年;席斌;刘电芝;;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3 侯秋霞;黎彩君;;近十年客家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变化[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4 刘q,
本文编号:254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