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6:28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前人对知识、知识与学校管理关系研究成就基础上,对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中的知识概念、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把学习型学校中知识流动作为研究重点;对知识流动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学习型学校中知识流动范式、知识流动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形成了融实证分析、操作模型分析、案例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分析了学习型学校中流动知识的性质。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学习的是能够提升学校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知识。分析认为这种知识更多是隐性知识。让这种知识流动起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这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二、提出了关于学习型学校知识流动范式。在分析中认为学校管理中存在两种知识流动范式,即显性知识流动范式和隐性知识流动范式。本文认为学习型学校中流动的知识更多偏重于隐性知识流动范式。三、提出了关于学习型学校知识流动模型。以隐性知识流动范式作为支撑点,通过对环境、过程、功能的研究,提出了知识流动动力——环境均衡模型、知识流动过程——阶梯模型、知识流动功能——双环创新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本文结合北京市海淀区JS小学改革实例进行了分析,为模型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补充说明。 学习型学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建设过程中也绝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本文从知识流动视角所提出的构建学习型学校模型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也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可以效仿的模型。学校变革根本在于使其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学习型学校正是这种学校变革的目标,,知识流动则是达到这种目标的其中一种有效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统兴;梅磊;;构筑学习型学校——访岳阳市岳阳楼区新路口小学校长刘圭[J];湖南教育(上);2011年08期

2 管敖泉;;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思考和实践[J];中学教育;2003年03期

3 邹枫;;试论“学习型学校”建构意义下的“校本研修”[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年08期

4 刘金芳;;构建学习型学校 让教师幸福成长[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5期

5 杜爱慧;;隐性知识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6 李久珍;;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理念和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7 行心明;;隐性知识与中学历史情感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8 戴小鹏;黄璜;张引琼;;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9 胡国杰;全赛虎;;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师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鲍甬婵;;论隐性知识理论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果淑兰;;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张艳;;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林忠;鞠蕾;;组织隐性知识积累路径研究:基于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文秀;;创建学习型学校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6 张志远;谭跃进;;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在隐性知识获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杨湘浩;刘云;;基于人才流动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隋桂凤;刘中华;;创建学习型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效能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9 石小丽;;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学校克服平庸走向优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 邢传备;浅谈学习型学校的建设[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上官子木;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韩广平;泾川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项目建设取得实效[N];平凉日报;2009年

5 中共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支部委员会;突出实践特色 打造学习型学校[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柳梅;创建学习型学校[N];吉林日报;2010年

7 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长 赵翠娟;学习型学校为教师搭建“话语平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杨兴海;构建学习型学校[N];甘肃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惠玲 通讯员 刘学福;市一中举办“建学习型学校做学习型干部”培训班[N];铜川日报;2010年

10 许若齐;学习型学校:教育创新必由之路[N];安徽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彦;知识管理在学习型学校上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谢辉;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杨文娇;隐性知识的结构及其获得的有效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单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聂子龙;愿景驱动的学习型企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吕卫文;知识生产的“社会—认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举坤;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知识流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剑;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郑玉荣;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张旭;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唐乙斌;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D];西华大学;2011年

6 胡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黄平;企业隐性知识管理[D];中南大学;2004年

8 邢青霞;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军杰;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转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6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86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