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标系统:概念、理论模型与构建模式
【部分图文】:
这是按照教育发展过程(投入———过程———产出)或教育效果发挥过程(成本———过程———结果)的逻辑展开的纵向教育指标领域。例如Oakes(1987)提出了一个“输入———过程———输出:(Input-Process-Output,IPO)模型,用以刻画学校这一系统。其中学校的输入主要包括学校财政和其他资源、教师队伍特征以及学生特征;过程阶段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内容包括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和教师质量;输出阶段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成就、辍学率以及态度、学业动机等。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图1[8]:虽然在具体领域的构成上有所不同,Oaks模型的这种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将系统划分为输入———过程———输出三个阶段的思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后继有关学校教育的各种模型大都沿用了这一思考(Kuh et al,2006)。这个综合模式为我们确定潜在的指标提供了概念基础,教育系统的输入包括财政、资本和人力资源,学生特征和教师资格(例如专业证书)。教育过程可能被认为是一组嵌套系统(Barrand Dreeben,1983),学校将资源转换成教育;它创造了学术氛围,设置目标和政策以实现成就期望;嵌在学校内的课程是教育的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介;教师在课程范围内运作,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以一种更可以理解的方式为学生解释和传递课程;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也会影响输出阶段的成绩、参与、选择课程、态度和将来的理想愿望以及是否继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瑾;;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综述[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2 秦金亮;;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理论模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02期
3 李文英;陈鹃;;莫尔曼文化区域理论模型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4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演进与理论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宁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6 宋生瑛;;教育不公平与马太效应:一个理论模型[J];经济问题;2012年11期
7 乔志勇;戴斌荣;;数学应用题的心理表征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邓志伟;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规范体系[J];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05期
9 周寰;衣新发;胡卫平;;初为人师的困惑与解决——实习教师“现实冲击”的理论模型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邢红军;陈清梅;胡扬洋;;教师专业发展演化:理论模型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娜;计划行为理论和跨理论模型预测锻炼行为的差异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2 徐正涛;基于Moodle的中小学微课建设模式设计和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彭瑶;大学生良心模型的初步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晓琳;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婵;高中生良心模型的初步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薇薇;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实现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岳丹桂;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洪闯;移动学习中的信息焦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苏静;活动理论在网络研修社区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57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5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