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德育心理契约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发布时间:2020-11-17 10:37
   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概念引入德育领域,为德育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点,为提升德育绩效提供了新的有力支点。 德育心理契约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间的期望知觉及对自身义务的自觉感知等一系列主观信念的集合。德育心理契约由学生的期望要约、德育教师的期望要约以及两者对自身的义务感知等三部分构成。按照心理契约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以及德育绩效是明确界定的还是没有明确界定的两角度两水平进行组合,德育心理契约可以划分为亲密型、平衡型、过渡型、疏远型等四种类型。同心理契约相比,德育心理契约具有教育性、政治性、非功利性、过程性、民族性等特点。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的、理性的、道德的、自由的德育理论,它以现实的学校教育为其逻辑起点,以诚信、平等、自由、自主、自尊为其终极价值追求,以调整德育心态、理顺德育关系、激发德育动机、提高德育效率为其德育功能表现。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测评体系、强化契约意识、加强师生对话、落实诚信履约等措施实现德育心理契约的最优运用,我们也可以分别从德育个体视角与学校整体视角出发,实现德育心理契约破裂后的重构。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41
【文章目录】:
一、概念的厘定
    (一) 心理契约
        1、心理契约的含义
        2、心理契约的内容
        3、心理契约的特征
    (二) 德育心理契约
        1、德育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
        2、德育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类型
        3、德育心理契约的特征
二、德育心理契约的理论形态
    (一)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本质观
        1、德育心理契约理论本质观的逻辑起点
        2、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本质规定
    (二)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观
        1、德育心理契约理论价值观的理论解析
        2、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追求
    (三)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功能观
        1、德育心理契约理论功能观的理论前提
        2、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功能表现
三、德育心理契约的实践形态
    (一) 德育心理契约优化的操作思路
        1、构建测评体系
        2、强化契约意识
        3、加强“师生”对话
        4、落实诚信履约
    (二) 德育心理契约破裂的重构思路
        1、德育心理契约的违约原因
        2、德育心理契约的违约后果
        3、德育心理契约的重新构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尉迟文珠;;开放教育专职青年教师心理契约破坏因素的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14期



本文编号:2887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87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