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供求的市场均衡到社会均衡
发布时间:2021-01-12 18:22
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要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不能只靠市场或者政府。只有教育供求实现社会均衡,教育才能协调发展,社会目标才能达成。从教育供求的市场均衡到社会均衡是实现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教育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实现教育供求均衡存在的一般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了教育的产品属性,并对在分析教育产品属性时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从成本分析入手,对教育市场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市场的确是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但是,市场在调节教育供求时存在局限性,教育供求的市场均衡存在着教育服务分配不均,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难以确保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无法保证教育长期、稳定发展。对于市场存在的上述缺陷,政府可以弥补。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社会目标,政府必须对教育进行调节,引导教育供求从市场均衡走向社会均衡。 第六部分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分析,提出实现教育供求社会均衡的政策性建议。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教育供求概述
(一)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二) 教育供求均衡的一般问题
二、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产品分析
(一)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二) 外部性及其分类
(三) 教育的产品属性
(四) 市场均衡与教育市场均衡
三、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成本分析
(一) 学校的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二) 学校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三) 最低平均成本
四、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供给决定
(一) 竞争条件下学校的供给决定
(二) 竞争条件下教育部门的供给决定
(三) 教育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五、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经济意义与局限性
(一)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经济意义
(二)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局限性
六、 教育供求的社会均衡
(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 政府对教育供求的宏观调控
(三) 教育供求社会均衡的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J]. 吴宏超. 教育与经济. 2003(03)
[2]2000-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分析[J]. 沈百福,王红.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9)
[3]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 张淑敏. 民办教育研究. 2003(04)
[4]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 劳凯声.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3)
[5]教育中的市场机制[J]. 金子元久,徐国兴. 教育与经济. 2003(02)
[6]市场调节教育供求的有效与失效[J]. 陈兰枝. 教育与经济. 2003(02)
[7]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林勇.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6)
[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J]. 张兴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1)
[9]教育供求新探[J]. 吴克明. 教育与经济. 2001(03)
[10]试论办学体制与教育供求的关系[J]. 朱静. 教育与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2973302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教育供求概述
(一)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二) 教育供求均衡的一般问题
二、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产品分析
(一)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二) 外部性及其分类
(三) 教育的产品属性
(四) 市场均衡与教育市场均衡
三、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成本分析
(一) 学校的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二) 学校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三) 最低平均成本
四、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供给决定
(一) 竞争条件下学校的供给决定
(二) 竞争条件下教育部门的供给决定
(三) 教育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五、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经济意义与局限性
(一)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经济意义
(二) 教育供求市场均衡的局限性
六、 教育供求的社会均衡
(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 政府对教育供求的宏观调控
(三) 教育供求社会均衡的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J]. 吴宏超. 教育与经济. 2003(03)
[2]2000-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分析[J]. 沈百福,王红.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9)
[3]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 张淑敏. 民办教育研究. 2003(04)
[4]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 劳凯声.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3)
[5]教育中的市场机制[J]. 金子元久,徐国兴. 教育与经济. 2003(02)
[6]市场调节教育供求的有效与失效[J]. 陈兰枝. 教育与经济. 2003(02)
[7]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林勇.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6)
[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J]. 张兴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1)
[9]教育供求新探[J]. 吴克明. 教育与经济. 2001(03)
[10]试论办学体制与教育供求的关系[J]. 朱静. 教育与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297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7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