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之科学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10:57
  在教育管理学科亟需发展的今天,研究优秀的前辈学者的教育管理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罗炳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罗炳之先生在教育管理研究发展史上曾经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我们对他的研究却远远不够。研究罗炳之先生的教育管理思想,不但弥补了我们对历史人物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的缺憾,而且也填补了对罗炳之先生本身研究的空白。本研究重点在于展现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中的科学性之特征,真实呈现罗炳之先生的“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客观评价了其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罗炳之先生在教育管理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里,笔者介绍了罗炳之先生的生平与成长经历以及《教育行政》的问世与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罗炳之先生的教育管理思想的“科学性”特征,并对这种科学性特征的内涵、形成背景和过程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罗炳之先生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具有科学性的。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心所在,笔者详细阐述了罗炳之先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科学性”之体现,并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和微观的个人经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罗炳之先生会产生那样的教育管理思想。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语,笔者论述了罗炳之先生的教育管...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0.2 相关的研究概述与本文的创新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结论
    0.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 呈现:一位被遗忘了的教育管理学者
    1.1 罗炳之先生的生平与成长经历
    1.2 《教育行政》的问世与影响
2 聚焦: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中的“科学性”特征
    2.1 “科学性”的内涵
    2.2 “科学性”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3 展示:罗炳之先生教育管理思想“科学性”的体现与成因
    3.1 教育行政篇
    3.2 学校管理篇
    3.3 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科学性”的成因探究
4 结语: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的意义
    4.1 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2 罗炳之教育管理思想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型——以晚清民国教育家群体为例[J]. 李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04)
[2]近代留美生留学特点考[J]. 徐曼.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3]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J]. 张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1)
[4]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 张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9)
[5]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J]. 元青.  南开学报. 2000(05)
[6]五四先哲对科学的多维透视[J]. 李醒民.  科技导报. 2000(04)
[7]皮尔逊思想在中国[J].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03)
[8]“科学论战”中的皮尔逊[J].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01)
[9]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J]. 马永斌,刘文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04)
[10]庚款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化运动[J]. 张振助.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05)



本文编号:301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1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