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6:03

  本文关键词: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面对科技地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地高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开启教育国际化的市场之门。以培养人才为导向的教育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经济转型的增长动力。美、英两国作为主要的发达国家,依然占居教育服务市场的前两名,但在该方面的增长率却出现涨势放缓甚至下降的趋势。比较之下,澳大利亚在短时间内,以其教育出口的高速增长在众多国家中崭露头角,并且凭借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教育的开放性和开展形式的多样性受到各国留学生的广泛欢迎。而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在教育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澳大利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逆差状态始终未改变。中澳两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自建交以来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2015年底中澳自由贸易区协议(FTA)的实施,两国在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因此,通过对中澳教育服务贸易进行比对,研究发现中国在教育服务方面的不足,对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为“新常态”下的中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一是从中澳两国的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跨境交付及自然人流动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对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现状进行了对比,发现同澳大利亚强劲的教育出口相比,中国始终以最大的教育进口国而存在,未曾扭转其逆差状态。二是从政府、高校两方面出发,对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做了细致的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同澳大利亚在教育服务政策措施方面的差距显著,存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教学水平和国际认可度低等诸多问题。三是利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弱势。为此论文提出中国应尽快转变观念,扶持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快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对策建议,来提高中国教育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扭转该贸易逆差的局面。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 教育服务政策 国际竞争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11;F75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论10-19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8-19
  • 第2章 中澳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分析19-37
  • 2.1 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比较19-30
  • 2.2 商业存在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比较30-32
  • 2.3 跨境交付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比较32-34
  • 2.4 自然人流动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比较34-35
  • 2.5 比较结果分析35-37
  • 第3章 中澳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比较分析37-48
  • 3.1 政府实施教育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37-43
  • 3.1.1 市场开放承诺情况的比较37-38
  • 3.1.2 制定相关法规和措施的比较38-40
  • 3.1.3 有关教育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的比较40-41
  • 3.1.4 推行教育服务产业、国际化的比较41-42
  • 3.1.5 政府对教育宣传力度的比较42-43
  • 3.2 高校实施教育服务贸易策略的比较43-47
  • 3.2.1 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管理结构的比较43-44
  • 3.2.2 教学模式及国际化课程方式的比较44-45
  • 3.2.3 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方式的比较45-47
  • 3.3 比较结果分析47-48
  • 第4章 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48-57
  • 4.1 定性指标的国际比较48-51
  • 4.1.1 教育产品质量的比较48-49
  • 4.1.2 教育产品生命周期的比较49-50
  • 4.1.3 教育服务价格的比较50-51
  • 4.2 定量指标的国际比较51-55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51-52
  • 4.2.2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比较52-53
  • 4.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53-54
  • 4.2.4 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54-55
  • 4.3 比较结果分析55-57
  • 第5章 促进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57-62
  • 5.1 转变观念,,推进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57
  • 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保障57-58
  • 5.3 构建教育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58
  • 5.4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58-59
  • 5.5 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教育出口59-60
  • 5.6 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服务的国际化60
  • 5.7 加大中外合作交流,提高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可度60-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升,杨志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陈文芳;;发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赵宓;;教育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柴燕肖;;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5 卢永红;;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6 王佩军;上海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历史机遇、潜在优势和前景展望[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7期

7 马玉女;教育服务贸易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张向丽;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傅松涛;杨晓锋;;中美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的比较分析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刘晓琴;;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特点看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应对措施[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草蝶;;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孝柏;;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困境与对策[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3 郎凤凤;;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建议[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通模;;对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机遇与挑战的一些思考[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李芳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勇;提升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8年

2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张民选;新浪潮跨国教育服务贸易[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张杰庭;鼓励民办学校参与竞争 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关于WTO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资料[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通讯员 林静 记者 陈耀;大理学院将参加昆交会进行教育服务贸易推介[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林志华/孟鸿伟法国巴黎报道;当今世界教育热点追踪[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莹;教育贸易逆差太大了![N];科技日报;2012年

8 管西亮 郭娇;整体谋划教育开放政策,时不我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罡;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何穆彬;入世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佩琬;促进中泰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李大俊;韩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司允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蒋达利;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曲军朋;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识别[D];江苏大学;2016年

6 杨妮;新疆教育服务贸易与新疆教育资源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7 周振;新加坡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姬晏敏;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9 陈晓佳;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10 金陶陶;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澳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1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