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当事人早期亲子依恋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3:0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当事人早期亲子依恋的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国内虽然对依恋已有一定的研究历史,但是大都是使用问卷法、实验法进行相关研究,对依恋进行质性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国外依恋理论的临床实践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国内依恋理论的临床应用的研究寥寥无几。本研究从大学生当事入角度出发,深度探究影响当事入依恋安全性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早期亲子依恋对当事人的影响,以期为儿童教育和高校心理咨询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8名大学生当事人进行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研究结果为:(1)大学生当事人在早期亲子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大学生当事人对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重构和再现、内在情绪体验、应对方式、评价四个方面。(2)早期亲子依恋对大学生当事人的影响主要包括:自我认知、人际模式、防御机制三个方面。(3)影响大学生当事人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特点、当事人自身的特点、重大生活事件三个方面。结论:在大学生当事人成长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其依恋安全性的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当事人的依恋;同时也存在很多保护性因素使当事人免遭其害,起作用的程度受制于当事人心智化能力。
【关键词】:亲子依恋 大学生当事人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11-19
  • 2.1 依恋的概念11-12
  • 2.2 依恋的心理机制—内部工作模型12-13
  • 2.3 依恋的研究方法13-15
  • 2.4 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5-17
  • 2.5 依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7-18
  • 2.6 问题提出18-19
  • 3 研究方法19-28
  • 3.1 研究问题19
  • 3.2 研究程序19-22
  • 3.3 访谈对象选取22
  • 3.4 研究工具22-25
  • 3.5 资料整理与分析25-26
  • 3.6 资料分析的信度和效度26-28
  • 4 资料分析结果28-54
  • 4.1 当事人在早期亲子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28-35
  • 4.2 早期亲子依恋对大学生当事人的影响35-39
  • 4.3 影响大学生当事人依恋安全性的因素39-43
  • 4.4 大学生当事人的人生故事43-54
  • 5 讨论54-60
  • 5.1 影响大学生当事人依恋安全性的危险性因素54-57
  • 5.2 影响大学生当事人依恋安全性的保护性因素57-59
  • 5.3 早期亲子依恋对大学生当事人的影响59-60
  • 6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青;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刊;2000年10期

2 汪淼;江立成;;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亲子关系做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余荣琴;;青春期良性亲子关系创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4 龚银清;;青少年亲子性格匹配与亲子冲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5 魏荣;魏婷;;青少年亲子冲突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2年26期

6 吴舸;;劳教男性青少年童年亲子关系的对照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0年03期

7 迟军;从顺の意味─亲子关系比较论(顺从的意义一父母与孩子关系比较论)[J];日语知识;1995年11期

8 刘燕吉;;从《伴你高飞》谈亲子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7年02期

9 傅新球;;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亲子关系[J];北大史学;2007年00期

10 韦耀阳;王欢;;儿童图画心理分析在亲子关系处理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空椅技术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樊怡春;;建立和睦亲子关系塑造孩子健康人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樊怡春;;建立和睦亲子关系 塑造孩子健康人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李燕;;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对亲子相似性的推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张一兵;;建立现代亲子关系是当好21世纪父母的基本功[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7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周雪梅;;学习不良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登攀;张媛;;大学生亲子关系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周雪梅;;青春期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唐洪 石绍华 郑钢 高晶;亲子冲突损害儿童安康[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记者 蔡旭;请关注青春期亲子冲突[N];健康报;2001年

3 记者 教学;亲子关系也要和谐[N];西部法制报;2006年

4 东海县幼儿园 乔承慧;浅谈亲子关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记者 薛亚芳;亲子咨询师:孩子的“心理营养师”[N];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小隐娘;亲子阅读——爱在共读中传递[N];文艺报;2010年

7 于世强;亲子关系的推定[N];江苏法制报;2011年

8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翟寅生;亲子关系不可随意推定[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陕平 阳城县实验小学教师;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N];太行日报;2013年

10 常江;转型期的亲子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婷婷;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类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毕丹;大学生亲子冲突的一般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延平;高中生亲子关系现状及调适[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帆;子职教育对儿童亲子关系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洪燕;陪读中亲子关系[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2年

6 赵海霞;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类型量表的初步编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刘道海;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8 陈艳鹤;中学生亲子关系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9 刘雨露;良好亲子关系构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梁衡;亲子关系户外拓展营项目策划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当事人早期亲子依恋的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2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