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
发布时间:2021-02-18 02:59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二) 留学教育研究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一、胡适在美国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三、胡适的大学观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美国“庚款兴学”——以西奥多·罗斯福与柔克义为中心[J]. 朱卫斌. 社会科学研究. 2005(05)
[2]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评田正平教授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J]. 熊贤君.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04)
[3]胡适、杜威与实验主义:哥伦比亚大学时期[J]. 胡礼忠. 史林. 2005(04)
[4]司徒雷登文化思想范式探析[J]. 罗义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孟禄与华美协进社[J]. 陈竞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J]. 彭小舟. 学术月刊. 2005(06)
[7]孟禄与壬戌学制[J]. 陈竞蓉,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2)
[8]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J]. 茆诗珍,徐飞.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01)
[9]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J]. 茆诗珍,徐飞. 安徽史学. 2005(01)
[10]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J]. 杨齐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1)
硕士论文
[1]“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D]. 刘秀英.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研究[D]. 黄英.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8934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二) 留学教育研究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一、胡适在美国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三、胡适的大学观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美国“庚款兴学”——以西奥多·罗斯福与柔克义为中心[J]. 朱卫斌. 社会科学研究. 2005(05)
[2]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评田正平教授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J]. 熊贤君.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04)
[3]胡适、杜威与实验主义:哥伦比亚大学时期[J]. 胡礼忠. 史林. 2005(04)
[4]司徒雷登文化思想范式探析[J]. 罗义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孟禄与华美协进社[J]. 陈竞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J]. 彭小舟. 学术月刊. 2005(06)
[7]孟禄与壬戌学制[J]. 陈竞蓉,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2)
[8]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J]. 茆诗珍,徐飞.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01)
[9]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J]. 茆诗珍,徐飞. 安徽史学. 2005(01)
[10]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J]. 杨齐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1)
硕士论文
[1]“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D]. 刘秀英.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研究[D]. 黄英.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8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3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