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知识公器”和闪耀“文化灵光”——德育理论研究的两种功能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8 20:49
新时代的德育研究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研究范式和功能,并加以方法论层面的优化。"知识生产"的视角发人深思,但其暗含的对差异性和原创性的追求,可能会把德育理论研究带往一条"知性"路线和碎片化的境地。寻找其他可兹补充的视角或功能描述,从而形成整全的视域,就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先秦时期的"文化"意涵以及当代中国鲁洁教授等学者的德育研究,都启迪了一种新的"文化"视角的可能性。本文将区别于"知识生产"视角而反映"文化"传递路径的视角,概括为"文化诠释",其强调的内容,既有根植于人类文明基础的宏大视野和境界本根之论,也有直指人心、精微灵动之"文光"。"知识生产"与"文化诠释"这两种视角相映成趣,对其来源、目标、相关隐喻、功能、评价标准等的对照比较可以将这两种视角的特点和价值阐释得更为清楚。这两种视角也反映了德育理论研究的两种功能或取向需要相互关联和彼此圆融。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生产”视角的价值和局限
(一)“知识生产”视角带来的好处
(二)“知识生产”视角的不圆满
二、“文化诠释”视角的提出
(一)如何描述那潜隐的“另一半”
(二)“知识”与“文化”的区别
三、两种视角下德育理论研究的意涵与功能
(一)“知识生产”视角:熔铸“知识公器”
(二)“文化诠释”视角:闪耀“文化灵光”
四、两种视角的关联与圆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J]. 戚万学,唐爱民,韩笑. 教育研究. 2018(10)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德育学科建设的探索与进步[J]. 檀传宝,陈国清.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0)
[3]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德育专业化——内涵要素与路径选择[J]. 刘峻杉.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9)
[4]知识生产视角下我国德育研究的特征与展望[J]. 刘峻杉,平和光.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9)
[5]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J]. 方明生,李筱雨.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0)
[6]老子的智德观及其德育价值[J]. 刘峻杉. 大学教育科学. 2014(02)
[7]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 班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J]. 刘峻杉.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9)
[9]论新知识类型与传统知识类型的关系[J]. 舒钰,成良斌. 哲学动态. 2013 (01)
[10]中国知识体系的缺失与建设问题[J]. 郑永年. 学术界. 2012(01)
本文编号:3071651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生产”视角的价值和局限
(一)“知识生产”视角带来的好处
(二)“知识生产”视角的不圆满
二、“文化诠释”视角的提出
(一)如何描述那潜隐的“另一半”
(二)“知识”与“文化”的区别
三、两种视角下德育理论研究的意涵与功能
(一)“知识生产”视角:熔铸“知识公器”
(二)“文化诠释”视角:闪耀“文化灵光”
四、两种视角的关联与圆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J]. 戚万学,唐爱民,韩笑. 教育研究. 2018(10)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德育学科建设的探索与进步[J]. 檀传宝,陈国清.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0)
[3]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德育专业化——内涵要素与路径选择[J]. 刘峻杉.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9)
[4]知识生产视角下我国德育研究的特征与展望[J]. 刘峻杉,平和光.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9)
[5]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J]. 方明生,李筱雨.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0)
[6]老子的智德观及其德育价值[J]. 刘峻杉. 大学教育科学. 2014(02)
[7]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 班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J]. 刘峻杉.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9)
[9]论新知识类型与传统知识类型的关系[J]. 舒钰,成良斌. 哲学动态. 2013 (01)
[10]中国知识体系的缺失与建设问题[J]. 郑永年. 学术界. 2012(01)
本文编号:307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7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