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价值教育的三维向度——亚里士多德友爱理论的教育思想透视
发布时间:2021-03-16 13:47
随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追寻生之意义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亚里士多德作为最早探寻人的终极目的的思想家,其友爱观点与教育观是同构的,友爱理论中尊重生命的平等生死观、追求明智与真理的严谨知识观以及向往善与美的广博世界观,都具有生动的教育意蕴,共同构成了与生命价值教育所契合的三维向度,对精神的推崇与对物欲的摒弃也进一步回答了为何而生的价值追问。回顾亚氏友爱理论,透视其隐含的生命教育意蕴,能够有效地诠释生命价值教育内涵。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2020,4(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友爱论的基本内涵阐释
(一)向死而生——跨越轮回的平等生死观
第一,人是注定有死的生物。
第二,友爱面向所有人。
第三,亚里士多德主张真正的友爱发生于相似的人之间。
(二)钦慕明智——指向实践的严谨知识观
(三)体悟众生——心生万物的广博世界观
二、友爱论的生命价值教育启示
(一)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二)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崇敬之意
(三)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憧憬之魂
三、回归精神——且为无益之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身份认同:政策协商对话中的社会粘合基础[J]. 张宇,刘伟忠. 贵州社会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086139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2020,4(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友爱论的基本内涵阐释
(一)向死而生——跨越轮回的平等生死观
第一,人是注定有死的生物。
第二,友爱面向所有人。
第三,亚里士多德主张真正的友爱发生于相似的人之间。
(二)钦慕明智——指向实践的严谨知识观
(三)体悟众生——心生万物的广博世界观
二、友爱论的生命价值教育启示
(一)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二)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崇敬之意
(三)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憧憬之魂
三、回归精神——且为无益之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身份认同:政策协商对话中的社会粘合基础[J]. 张宇,刘伟忠. 贵州社会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086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8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