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谱系下的阈限及其教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1-03-17 17:32
特纳仪式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对阈限的发展。本文基于对阈限的解读,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揭示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打破了教学传统中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第二,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阈限更注重回归本土的田野研究,扎根本土是我国教学研究范式当务之急;第三,在教学实践中,以阈限点燃其生命活力,并以教育教学仪式为条件来完成阈限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生根。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两可之间:打破“二元”的思维结构
(一)不争的事实:二元思维控制着我们
(二)突破传统:二元思维的颠覆
二、直面田野:教学研究范式的本真回归
(一)回归本土:扎根我国教学实践一线
(二)聚焦田野:关注研究场域的真实性、原初性、丰富性
三、弱者的力量:教学实践的第三只眼睛
(一)阈限:教学实践的生命活力
(二)弱者力量的彰显:阈限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书斋”到“田野”: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向[J]. 季晓华. 教育评论. 2017(02)
[2]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 王荣,滕星.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3]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回归[J]. 张家军,陈玲.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2)
[4]教学研究中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及其反思[J]. 陈晓端,咸富莲. 当代教师教育. 2015(04)
[5]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教育?[J]. 张志坤. 人民教育. 2015(17)
[6]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述评[J]. 庞庆举. 教育学报. 2015(04)
[7]超越教学中的二元对立[J]. 徐学福. 教师教育学报. 2014(04)
[8]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 龙宝新. 基础教育. 2011(05)
[9]实现教育学话语根本性转换的途径[J]. 栗玉香. 教育评论. 2003(04)
[10]要重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J]. 陈泽茂. 贵州教育. 2001(12)
本文编号:3087454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两可之间:打破“二元”的思维结构
(一)不争的事实:二元思维控制着我们
(二)突破传统:二元思维的颠覆
二、直面田野:教学研究范式的本真回归
(一)回归本土:扎根我国教学实践一线
(二)聚焦田野:关注研究场域的真实性、原初性、丰富性
三、弱者的力量:教学实践的第三只眼睛
(一)阈限:教学实践的生命活力
(二)弱者力量的彰显:阈限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书斋”到“田野”: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向[J]. 季晓华. 教育评论. 2017(02)
[2]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 王荣,滕星.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3]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回归[J]. 张家军,陈玲.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2)
[4]教学研究中田野调查法的应用及其反思[J]. 陈晓端,咸富莲. 当代教师教育. 2015(04)
[5]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教育?[J]. 张志坤. 人民教育. 2015(17)
[6]当代中国教育学之“生命·实践”特征——叶澜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述评[J]. 庞庆举. 教育学报. 2015(04)
[7]超越教学中的二元对立[J]. 徐学福. 教师教育学报. 2014(04)
[8]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J]. 龙宝新. 基础教育. 2011(05)
[9]实现教育学话语根本性转换的途径[J]. 栗玉香. 教育评论. 2003(04)
[10]要重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J]. 陈泽茂. 贵州教育. 2001(12)
本文编号:3087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8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