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解放 ——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4 02:30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紧紧围绕他的教育即解放的观点进行论述。教育首先是政治的解放。弗莱雷认为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具有政治性,这正是他对教育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认为有了政治民主才有教育的民主,有了政治的独立才有教育的独立,因此一个国家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治上的解放独立问题。其次,教育是文化的解放。弗莱雷提出了“沉默文化”的概念,意指统治者通过控制学校和其他的机构来规定被压迫者的话语权,从而有效地湮没这一群体,使他们的声音被孤立、隔绝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弗莱雷提出教育者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人们读与写,而是要学会用这些词来命名世界,重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培养一种批判意识,从原先被现实淹没的状态中脱颖而出。教育还是教学的解放。针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弗莱雷提出了“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概念。教师把他们的思想观念“存入”学生的大脑里,学生则是“存储器”,等待教师将它们灌满。这种驯化式的教育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意识,阻碍了解放的实践行为。针对这种银行储蓄式教育,弗莱雷提出了基于对话基础之上的解放教育。它反对单向的讲解和纯粹的知识储蓄,提倡教师与学生交流并同他们一起学习。知识处于不断...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问题以及基本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一、弗莱雷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二、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三、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四、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被压迫者教育学:意识的解放
一、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想
二、政治行动
三、文化行动
四、教育行动
第三章 希望教育学:教学的解放
一、希望论
二、希望教育即民主教育
三、希望教育中的教师重塑
第四章 自由教育学:人性的解放
一、人论
二、自由论
三、自由教育即人性化教育
第五章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实践
一、巴西的扫盲工作
二、其他国家的扫盲教育实践
三、后期民主教育改革
第六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简评
一、弗莱雷教育思想的特色
二、弗莱雷教育实践成功之秘
三、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第七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走向对话与交往的时代
四、教育不仅仅要走向生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弗莱雷的希望教育哲学[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5)
[2]弗莱雷农村成人扫盲理论述评——兼谈对我国农村发展成人扫盲教育的启示[J]. 郝振君. 成人教育. 2006(04)
[3]论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四个特征[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1)
[4]在沉默中爆发的解放教育行动[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9)
[5]“对话”:引发教育深层变革[J]. 刘云生. 中国教育学刊. 2005(07)
[6]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民主实践思想[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7)
[7]论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J]. 张琨.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论弗莱雷的哲学观[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6)
[9]弗莱雷对话教育与新课程改革[J]. 段远萍. 贵州教育. 2005(03)
[10]选择教材的必要条件[J]. 竹中辉夫,乔军,许芳. 全球教育展望. 2004(12)
本文编号:318509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问题以及基本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一、弗莱雷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二、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三、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四、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被压迫者教育学:意识的解放
一、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想
二、政治行动
三、文化行动
四、教育行动
第三章 希望教育学:教学的解放
一、希望论
二、希望教育即民主教育
三、希望教育中的教师重塑
第四章 自由教育学:人性的解放
一、人论
二、自由论
三、自由教育即人性化教育
第五章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实践
一、巴西的扫盲工作
二、其他国家的扫盲教育实践
三、后期民主教育改革
第六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简评
一、弗莱雷教育思想的特色
二、弗莱雷教育实践成功之秘
三、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第七章 弗莱雷解放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走向对话与交往的时代
四、教育不仅仅要走向生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弗莱雷的希望教育哲学[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5)
[2]弗莱雷农村成人扫盲理论述评——兼谈对我国农村发展成人扫盲教育的启示[J]. 郝振君. 成人教育. 2006(04)
[3]论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四个特征[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1)
[4]在沉默中爆发的解放教育行动[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9)
[5]“对话”:引发教育深层变革[J]. 刘云生. 中国教育学刊. 2005(07)
[6]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民主实践思想[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7)
[7]论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J]. 张琨.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论弗莱雷的哲学观[J]. 张琨.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6)
[9]弗莱雷对话教育与新课程改革[J]. 段远萍. 贵州教育. 2005(03)
[10]选择教材的必要条件[J]. 竹中辉夫,乔军,许芳. 全球教育展望. 2004(12)
本文编号:3185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18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