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0:05
顾树森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优秀的教育家之一,他曾为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也曾为新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起步担当过探路者的角色。顾树森先生的一生鉴证了中国从清末走向新中国成立的所有兴衰荣辱,他的一生也从未停止过为其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然而,顾树森先生丰富的教育生涯,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中国早期职业教育发展时期积极推行“职业教育救国”理论的学者之一,顾树森主张改变传统的实业教育制度,在中国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曾进行了许多的实践和尝试。新中国成立以后,顾树森开始进行中国教育史学的研究,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教育史学研究者之一,并且留下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是顾树森编写的教育史学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本,它既是新中国第一本研究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发展方面的专著,也是顾树森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进行史学研究的思想体现。本文力求通过阐述顾树森教育生涯中职业教育与教育史学两个方面的思想,初探顾树森教育思想。并且在阐述顾树森及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揭示研究顾树森教育思想的价值。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一、执着一生为教育——顾树森教育生涯概况
二、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先行者
(一) 倡导废除实业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制度
1、分析传统实业教育制度的弊病
2、提出职业教育非实业教育的观点
(二) 投身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沿
1、出任中华职业教育学校第一任校长
2、主持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工作
(三) 倡导效仿丹麦式的“和平革命”
三、新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传薪者
(一) 编写《中国历代教育制度》的时代背景
(二) 确立具有学科针对性的研究范围
(三) 创设具有专题意义的历史分段法
四、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百年职业教育发展回眸[J]. 王昆欣. 教育与职业. 2004(29)
[2]读《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思[J]. 黄立志.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04)
[3]20世纪后半叶史学社会功能探讨的得与失[J]. 吴漫. 中州学刊. 2004(04)
[4]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J]. 陈其泰.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2)
[5]建国后十七年历史研究及唯物史观的价值[J].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6]由改良到革新:从实用主义到大职业教育主义——1913~1926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析[J]. 陈国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7]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变迁[J]. 赵成.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03)
[8]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初期发展[J]. 王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9]关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思潮的认识[J]. 周文玖.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10]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 杜成宪,章小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289359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一、执着一生为教育——顾树森教育生涯概况
二、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先行者
(一) 倡导废除实业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制度
1、分析传统实业教育制度的弊病
2、提出职业教育非实业教育的观点
(二) 投身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沿
1、出任中华职业教育学校第一任校长
2、主持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工作
(三) 倡导效仿丹麦式的“和平革命”
三、新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传薪者
(一) 编写《中国历代教育制度》的时代背景
(二) 确立具有学科针对性的研究范围
(三) 创设具有专题意义的历史分段法
四、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百年职业教育发展回眸[J]. 王昆欣. 教育与职业. 2004(29)
[2]读《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思[J]. 黄立志.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04)
[3]20世纪后半叶史学社会功能探讨的得与失[J]. 吴漫. 中州学刊. 2004(04)
[4]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J]. 陈其泰.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2)
[5]建国后十七年历史研究及唯物史观的价值[J].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6]由改良到革新:从实用主义到大职业教育主义——1913~1926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析[J]. 陈国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7]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变迁[J]. 赵成.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03)
[8]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初期发展[J]. 王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9]关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思潮的认识[J]. 周文玖.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10]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 杜成宪,章小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289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28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