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班级“公正团体”道德教育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23 08:54
  对学校道德教育来讲,以班级为立足点,以建立“公正团体”为基本策略,是建设民主社会这一时代要求下的选择。同时从“公正团体”的角度分析研究道德教育既是德育实践的需要,也是德育理论自身提高的需要。 以公正团体为理论基础,考察学校班级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考察团体的公正民主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必要的。班级公正气氛的确立,有利于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形成合作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形成民主责任意识,有利于道德能力的形成。 “公正团体”策略是从道德发展实践的角度提出的,目的是寻求“公正”与“团体”的平衡,连接认识与实践。它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有效的。 “公正团体”策略有严格的实施程序和条件。一般团体成员在60-100人,团体有分层的管理和议事机构,保证所有学生和老师民主地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注重从初级团体到规范团体的形成和班级团体的道德气氛;强调隐性课程的作用。 “公正团体”策略是建立在团体基础上的,为学校班级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据此,考察实际中班级道德教育的做法,调查班主任的德育行为,了解影响他们观念和行为的控制因素,是必要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现实的班级是否是公正团...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 什么是公正团体?
    2 学校建立公正团体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有效的
    3 建立公正团体是现实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
第二章 理论阐释与研究思路
    一、 理论阐释
        1 公正团体策略的提出
        2 是什么和应如何
            (1) 是什么--对公正团体的追问
            (2) “应如何”--公正团体策略的实施
    二、 研究思路
第三章 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 研究准备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观念及现实行为选择
        (二) 班主任道德教育观念与现实教育活动选择的控制因素分析
第四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的结论
    二、 建议
    三、 讨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学生调查表
附录二 班主任调查问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0(07)



本文编号:3298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298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