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教学想象力
发布时间:2021-07-27 12:06
教师的教学想象力是指教师通过情感投射,设身处地地为情境所涉及的每个利益相关者(学生和自己)的处境着想,即"假如是我,我会怎样";设想教学情境中自己所能采取的所有可能行为,并对这些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从中做出最佳行为选择,即"这样和那样,有何不同";如果自己所能预想的教学行为仍不能解决情境涉及的问题,则继续寻求其他教学行为可能性,即"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它能促进教师超越诸多教学规则的束缚和自我局限,为师生营造持续生成的教学生活。然而由于教学的功利化、应试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教师教学想象力普遍没有引起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正处于起步阶段。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着力培育教师教学想象力。这需要理论适度先行和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并形成专门的制度安排。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想象力的内涵
二、教师教学想象力的缺失
1. 教学的技术化。
2. 教学的应试化。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
三、教师教学想象力的意义
1. 教学想象力使教师超越规则的束缚。
2. 教学想象力使教师超越自我的局限。
3. 教学想象力使师生过一种持续生成的教学生活。
四、教师教学想象力的培育
1. 理论适度先行,为教学想象力提供支架。
2. 研究性变革实践,为教学想象力拓宽视域。
3. 建构专门制度,为教学想象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西方哲学认识论中想象力作用的考察[J]. 车辕.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4)
[2]道德想象力:含义、价值与培育途径[J]. 杨慧民,王前. 哲学研究. 2014(05)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叶澜. 教育研究. 1997(09)
本文编号:3305749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想象力的内涵
二、教师教学想象力的缺失
1. 教学的技术化。
2. 教学的应试化。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
三、教师教学想象力的意义
1. 教学想象力使教师超越规则的束缚。
2. 教学想象力使教师超越自我的局限。
3. 教学想象力使师生过一种持续生成的教学生活。
四、教师教学想象力的培育
1. 理论适度先行,为教学想象力提供支架。
2. 研究性变革实践,为教学想象力拓宽视域。
3. 建构专门制度,为教学想象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西方哲学认识论中想象力作用的考察[J]. 车辕.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4)
[2]道德想象力:含义、价值与培育途径[J]. 杨慧民,王前. 哲学研究. 2014(05)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叶澜. 教育研究. 1997(09)
本文编号:330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0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