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8 10:00
  经过隋唐三百余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宋代时期的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体制趋于完备。宋政府对科举的重视使其对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是科举的基础,官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既深且巨。宋廷对科举的重视和大力提倡,使读书、重学成了宋人普遍的价值取向,但同时这种教育价值观带有极强的功利色彩,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出仕做官。随着科举制度在宋代各朝经历了改革、罢废和恢复,与此同时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官学教育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轨迹:宋初官学的萧条;三次兴学运动,官学的崛起;南宋,官学的萎缩。科举影响着官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学生的招生制度和考试升级制度都以科举为指导;学官须为科举出身,学官考选制度的实行效仿科举;教学内容的制定以科举考试内容为指导,“苏湖教法”等教学方法的出现是对科举考试内容变化的应对,教学评价以学生科举及第率为标准,这些都可以看出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巨大且深刻的。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宋代科举与宋人的教育观念
    第一节 宋代科举概况
    第二节 科举影响之下的重学之风
    第三节 科举影响下带有功利色彩的教育价值观
第二章 宋代科举影响下官学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宋代官学的设置
    第二节 科举影响下官学的发展轨迹
第三章 宋代科举与官学学生管理
    第一节 宋代科举与官学的招生制度
    第二节 宋代科举与学生考试升级制度
第四章 宋代科举与官学学官管理
    第一节 宋代中央和地方官学学官的编制
    第二节 科举对学官选任出身的限制
    第三节 学官考选制度的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指导
    第四节 生徒科举及第率是学官考核奖惩的重要标准
第五章 宋代科举与官学的教学管理
    第一节 宋代科举对官学教学内容的制约
    第二节 宋代科举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第三节 宋代科举对官学教学评价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中央官学的教法改革活动[J]. 王永颜.  保定学院学报. 2015(02)
[2]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 温海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8)
[3]宋代重文轻武政策对教育的影响[J]. 周蕾.  青春岁月. 2012(02)
[4]论宋代科举取士对士风的影响[J]. 于建东.  伦理学研究. 2012(01)
[5]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J]. 李兵,李文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浅论中国宋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J]. 张建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7]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 薛林军,马晓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7)
[8]宋代州学教授设置、选任与职掌考论[J]. 王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宋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J]. 张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10]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J]. 王炳照,周慧梅.  教育与考试. 2007(04)

博士论文
[1]北宋皇帝重教研究[D]. 魏彦红.河北大学 2014
[2]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 李兵.厦门大学 2004
[3]唐宋官学制度研究[D]. 韩凤山.东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两宋江西的官学、书院与科举[D]. 杨杰.江西师范大学 2008
[2]北宋学校升级制度的兴衰[D]. 徐开艳.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从宋代笔记小说看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D]. 杨洪涛.曲阜师范大学 2006
[4]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D]. 戴晓刚.西北师范大学 2004
[5]两宋官学教育政策研究[D]. 张春生.河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68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68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