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14:21
《乐记》是基于中国心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乐教"传统,对"礼乐教化"这一核心理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作品,是儒家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乐记》之美育观源于心性文化义理系统及先秦"礼乐教化"的实践经验,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君子修养"为人格范式的美育目标,以"礼乐相和"为教化方式的美育途径,以"制礼作乐"为源泉和归宿的美育实践。总之,《乐记》美育是对心性文化理想及其实践方式的探索,主张遵循中国人感受、体验、类比的思维习惯进行审美教化,对我国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及美育实践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乐记》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以“心”统“性”的义理观念体系
(二)先秦儒家美育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美育目标:心性道德的自觉修养
(二)美育途径:“礼乐相和”的教化方式
(三)美育实践:“制礼作乐”的实践手段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美育功能论的突破作用
(二)对建设校园审美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对国民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塑造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教育略谈[J]. 杨恩寰.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3(01)
本文编号:3407907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乐记》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以“心”统“性”的义理观念体系
(二)先秦儒家美育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美育目标:心性道德的自觉修养
(二)美育途径:“礼乐相和”的教化方式
(三)美育实践:“制礼作乐”的实践手段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美育功能论的突破作用
(二)对建设校园审美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对国民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塑造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教育略谈[J]. 杨恩寰.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3(01)
本文编号:3407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0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