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与父母卷入、人格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21:42
  互联网的发展革新了世界的运转方式,同时也衍生出了网络欺负这一现象。网络欺负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通信设备,对不容易保护自己的个体实施恶意的反复的伤害行为。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网络欺负这一新兴的问题,并对网络欺负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与传统的校园欺负进行对比探讨下,分析了网络欺负行为的特点。我国初中生网络欺负相关研究较少,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我国文化背景,对初中生的网络欺负行为展开实证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选择了506位初中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的方式来获悉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特性,运用攻击行为一般模式(GAM)为理论构架,从人格特质和父母卷入这两大基本层面入手,对初中生的网络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从而为制定干预这一不良现象的策略和方法提供有力的凭证。本文所得结论主要包括:1.与传统的校园欺负一样,当前在四川省的初中生群体中,网络欺负事件中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经历更多的网络欺负。2.初中学生发生网络欺负行为的频率与上网时间成正相关。我国初中生多数会在家里上网,上网工具除了电脑之外,还有智能手机等。上网工具的多样性使得初中...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网络欺负的研究
        1.1.1 网络欺负的界定
        1.1.2 网络欺负发生的普遍性
        1.1.3 网络欺负的特征
        1.1.4 网络欺负中的性别差异
        1.1.5 网络欺负的参与者
    1.2 人格
    1.3 父母卷入
        1.3.1 父母卷入的相关研究
        1.3.2 基于环境的划分
        1.3.3 三维度结构的划分
        1.3.4 父母卷入的意义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被试
        2.4.2 测量工具
    2.5 测试过程
    2.6 结果处理
    2.7 研究的意义
        2.7.1 理论意义
        2.7.2 实践意义
3 理论基础及理论构想
    3.1 社会学习理论
    3.2 攻击行为一般模式
    3.3 理论构想
4《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编制
    4.1 研究目的
    4.2 量表编制过程
        4.2.1 访谈
        4.2.2 专家讨论
        4.2.3 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初稿
    4.3 《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预测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被试
        4.3.3 施测过程
        4.3.4 数据处理
        4.3.5 问卷质量分析
    4.4 正式量表的形成
    4.5 编制量表的正式施测
        4.5.1 测试目的
        4.5.2 被试
        4.5.3 统计工具及方法
        4.5.4 结果分析
    4.6 讨论
        4.6.1 关于《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编制
        4.6.2 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信度
        4.6.3 初中生父母卷入量表的效度
    4.7 小结
5 研究结果
    5.1 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
    5.2 初中生父母卷入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5.3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行为的相关分析
    5.4 初中生父母卷入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5.5 初中生父母卷入、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5.5.1 人格特征在母亲卷入与网络欺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5.5.2 人格特征在父亲卷入与网络欺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6 讨论
    6.1 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基本现状
        6.1.1 初中生网络欺负
        6.1.2 性别对初中生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的影响。
    6.2 初中生父母卷入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6.3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
    6.4 初中生父母卷入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6.5 初中生人格特质在母亲卷入与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
    6.6 启示
    6.7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特点调查[J]. 黎亚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10)
[2]小学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因素对其教育卷入的预测作用[J]. 韦唯,吴艺方,任萍,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江苏省家长教育卷入调查研究[J]. 周奕欣,陈四维,陈丹,杜月星,蒋京川.  江苏教育研究. 2014(04)
[4]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的特征[J]. 罗良,吴艺方,韦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初中生不同网络欺负角色行为的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J]. 胡阳,范翠英,张凤娟,周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12)
[6]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J]. 刘丽莎,李燕芳,吕莹,李艳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1)
[7]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J]. 李娟,高雪梅,施桂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1)
[8]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父母教育卷入[J].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9]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J]. 刘桂芹,张大均,刘衍玲.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0(04)
[10]网络欺负——悄然兴起的校园暴力[J]. 李醒东,李换.  教育科学研究. 2010(07)

博士论文
[1]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 刘小群.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2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82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