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分配正义实践的理论反思——兼论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
发布时间:2021-11-25 23:00
我国当前的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与实践多指向教育分配正义的实现,但没有深入学校教育的内部,没有触及微观领域丰富的儿童教育生活,忽视了儿童教育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是对教育分配正义的超越,其指向儿童教育生活中关系正义、承认正义的实现,诉诸于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活的优化,体现的是在教育日常实践中对教育"非正义"现象的消除,通过"教育承认"积极为儿童构建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并通过教育公共领域的建构为教育生活提供正义的话语空间。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分配正义及其教育实践
二、教育分配正义局限性的理论反思
三、教育分配正义的超越: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
四、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之可能路径
(一)在价值追求上从“公平本身”指向儿童的美好教育生活
(二)在儿童教育生活中消除各种以“限制”和“压迫”为特征的“非正义”
(三)围绕“教育承认”为儿童构建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四)通过“日常公共领域”为儿童的教育生活构建一种正义的话语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公平或许是无用的:一种不合时宜的沉思[J]. 王建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9)
[2]教育正义:走向多元综合的范式[J]. 吴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2)
[3]国家主导下的教育分配正义实践:批判与检省[J]. 熊进.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6)
[4]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基于《教育规划纲要》第三方评估1的证据[J]. 朱德全,李鹏,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5]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J]. 冯建军. 教育研究. 2016(04)
[6]教育公平政策终极价值指向反思[J]. 石中英. 探索与争鸣. 2015(05)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 罗云,钟景迅,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2)
[8]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理想与实践路径[J]. 刘铁芳,颜桂花.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4)
[9]分配,还是承认——一种复合的教育正义观[J]. 吕寿伟. 教育学报. 2014(02)
[10]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 翟博,孙百才. 教育研究. 2012(05)
本文编号:3518951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分配正义及其教育实践
二、教育分配正义局限性的理论反思
三、教育分配正义的超越: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
四、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之可能路径
(一)在价值追求上从“公平本身”指向儿童的美好教育生活
(二)在儿童教育生活中消除各种以“限制”和“压迫”为特征的“非正义”
(三)围绕“教育承认”为儿童构建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四)通过“日常公共领域”为儿童的教育生活构建一种正义的话语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公平或许是无用的:一种不合时宜的沉思[J]. 王建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9)
[2]教育正义:走向多元综合的范式[J]. 吴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2)
[3]国家主导下的教育分配正义实践:批判与检省[J]. 熊进.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6)
[4]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基于《教育规划纲要》第三方评估1的证据[J]. 朱德全,李鹏,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5]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J]. 冯建军. 教育研究. 2016(04)
[6]教育公平政策终极价值指向反思[J]. 石中英. 探索与争鸣. 2015(05)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 罗云,钟景迅,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2)
[8]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理想与实践路径[J]. 刘铁芳,颜桂花.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4)
[9]分配,还是承认——一种复合的教育正义观[J]. 吕寿伟. 教育学报. 2014(02)
[10]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 翟博,孙百才. 教育研究. 2012(05)
本文编号:3518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1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