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爱的优位及其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21-11-27 07:16
  教育的世界是植根于爱的世界。在教育的所有秩序中,爱有着本体论的意义,具有其他秩序无可比拟的优位性,是教育世界得以开启、展开的原动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爱也会遭遇各种失序、错位的生存论困境,诸如控制-占有式的教育爱、婴儿-依附式的教育爱、平庸-放纵式的教育爱等,常以各种沉沦的方式遮蔽教育爱的本真绽现。从教育爱的优位角度揭示着爱的原初意蕴,也许能给教育爱的实践以一定的价值启示。爱不仅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还是一种意向动姿,是教育从较低价值向较高价值的超越。在爱与师生关系之间,师生共同寓于爱,是"共属一体"的共爱者,爱之闪耀始终与师生的存在同在。从教师角度看,教育爱的价值实现依旧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勇于肩负起"他者"意识,通过我为他者的"绝对责任"和实际的"爱的行动"践行爱的本真到场,以引领学生在教育的诗意田园里寻获师生共在的"诗意栖居"和"精神幸福"。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 2020,17(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爱的现实遭遇与生存论困境:以三种失序错位的教育爱为例
    (一)控制-占有式的教育爱
    (二)婴儿-依附式的教育爱
    (三)平庸-放纵式的教育爱
二、教育爱的优位特性及其解蔽
    (一)爱是教育开启的原动力
    (二)爱在师生之间,师生寓于爱之中
    (三)爱是意向动姿,体现较低价值向较高价值的超越
三、教育爱的价值实现及其可能方式
    (一)他者优先于我,教师持守我为他者的“绝对责任”
    (二)实践高于认识,召唤教师坚守实际的“爱的行动”
    (三)教育应是作诗者的田园,积极守护师生的“诗意栖居”
四、结语:走向师生共属一体、情感共有的教育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爱与教育爱[J]. 高德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2)
[2]论教师的价值引领:从志向到行动——基于舍勒的价值伦理学视域[J]. 朱晓宏.  教育研究. 2017(10)
[3]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J].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8)
[4]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J]. 刘铁芳.  教育研究. 2016(07)
[5]论教育中的此在师生及其价值[J]. 李三福,马进.  教育学报. 2016(01)
[6]教师教育中的“情”与“德”[J]. 蒋开君.  现代大学教育. 2015(04)
[7]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 刘要悟,柴楠.  教育研究. 2015(02)
[8]论爱与教育爱[J]. 谢桂新.  教学与管理. 2014(36)
[9]从“诗意居住”到“精神幸福”——海德格尔哲学的现代教育意义诠释[J]. 易然,易连云.  教育研究. 2014(11)
[10]教育爱: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性疾病[J]. 王超.  现代大学教育. 2014(05)

硕士论文
[1]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 马进.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1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21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