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思想与教育:一种后现代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28 10:35
福柯的逝世使其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但正是这个谜一样的人物却给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学术界带来无尽的反响。正如当今的后现代主义思想潮流脱离不了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一样,后结构主义同样脱离不了它的领军人物——米歇尔·福柯。基于国内外对福柯思想的挖掘和研究,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视角对福柯的后现代思想进行研究。 福柯以其后现代主张的激进而著称。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本人虽然没有就教育有专门的著作,但国外教育界却认为福柯是后现代主义者(如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中论述教育较多、对教育最有影响的一位。福柯意义上的主体、话语、话语霸权、权力、规训等都成为当今教育耳熟能详的新兴词汇,在教育界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可以说,不了解福柯就无法深刻地把握当今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精神实质。 作为对福柯思想的“考古”,本文遵循福柯的思想轨迹,根据其话题的新颖多样、思想的诡异多变等特点,以话语考古学、权力谱系学、主体伦理学等为分水岭,着重探究福柯的基本思想特点以及话语观、权力观、主体伦理观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福柯的基本思想特征。福柯以话题的多样、批判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部分 福柯的基本思想
一、 生平
二、 福柯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二) 人文主义与反人文主义:萨特与福柯
(三) 意识与无意识:主体的形成
(四) 尼采:非理性的历史主义--谱系学
第二部分 福柯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一、 话语观
(一) 什么是认识型
(二) 话语的本质
(三) 话语与权力
(四) 对教育的启示:机构的话语
二、 权力观
(一) 福柯意义上的权力
1 权力、话语与身体:统治术
2 权力的涵义
(二) 近代的两种权力技术
1 学生运动与权力分析
2 规训技术
3 忏悔技术
(三) 近代教育制度的权力性质:规训社会和忏悔技术的核心--教育
1 牧师主义与自我的技术
2 理性的统治艺术
3 规训技术的出现--主体的客体化
4 规训的延伸与强化
5 教育的后现代主义反思
三、 伦理观
(一) 福柯的伦理观和自我技术
1 主体经验和自我的技术
2 福柯的伦理道德观
(二) 关注自我与认识自我--主体化与真理
(三) 对福柯的个人伦理观的思考
第三部分 评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现代科学知识论[J]. 周昌忠. 哲学研究. 2002(07)
[2]论后现代主义的策略和后果[J]. 李幼蒸. 哲学研究. 2002(04)
[3]知识与权力——科学知识的政治学[J]. 刘郦. 哲学研究. 2002(02)
[4]主体的非中心化与历史的非连续性——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主旨[J]. 文兵. 哲学研究. 2002(01)
[5]近代的两种价值与课程理论的目标[J]. 浅沼茂,方明生. 全球教育展望. 2001(10)
[6]试析福柯的系谱学[J]. 张小琴.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7]对人及其全面发展问题思考的二重路向[J].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 1998(03)
[8]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J]. H·A·吉鲁,谭晓玉,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1)
本文编号:352426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部分 福柯的基本思想
一、 生平
二、 福柯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二) 人文主义与反人文主义:萨特与福柯
(三) 意识与无意识:主体的形成
(四) 尼采:非理性的历史主义--谱系学
第二部分 福柯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一、 话语观
(一) 什么是认识型
(二) 话语的本质
(三) 话语与权力
(四) 对教育的启示:机构的话语
二、 权力观
(一) 福柯意义上的权力
1 权力、话语与身体:统治术
2 权力的涵义
(二) 近代的两种权力技术
1 学生运动与权力分析
2 规训技术
3 忏悔技术
(三) 近代教育制度的权力性质:规训社会和忏悔技术的核心--教育
1 牧师主义与自我的技术
2 理性的统治艺术
3 规训技术的出现--主体的客体化
4 规训的延伸与强化
5 教育的后现代主义反思
三、 伦理观
(一) 福柯的伦理观和自我技术
1 主体经验和自我的技术
2 福柯的伦理道德观
(二) 关注自我与认识自我--主体化与真理
(三) 对福柯的个人伦理观的思考
第三部分 评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现代科学知识论[J]. 周昌忠. 哲学研究. 2002(07)
[2]论后现代主义的策略和后果[J]. 李幼蒸. 哲学研究. 2002(04)
[3]知识与权力——科学知识的政治学[J]. 刘郦. 哲学研究. 2002(02)
[4]主体的非中心化与历史的非连续性——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主旨[J]. 文兵. 哲学研究. 2002(01)
[5]近代的两种价值与课程理论的目标[J]. 浅沼茂,方明生. 全球教育展望. 2001(10)
[6]试析福柯的系谱学[J]. 张小琴.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7]对人及其全面发展问题思考的二重路向[J].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 1998(03)
[8]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J]. H·A·吉鲁,谭晓玉,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1)
本文编号:3524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2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