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21-12-02 19:16
课程是联结师生的关键环节,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最终收获。课程实践活动的领域包含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教书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育人旨在促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造成教师课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课程批判能力和课程建构能力共同构成其课程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使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才能唤醒教师课程实践的生命力,最终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
【文章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
1.教师课程理解能力
2.教师课程批判能力
3.教师课程建构能力
二、教师课程能力的缺位
1.推崇知识本位,引发课程理解能力消解
2.依赖忠实取向,导致课程批判能力匮乏
3.缺乏课程意识,诱使课程建构能力不足
三、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策略
1.增强课程理解能力,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2.提高课程批判能力,唤醒课程实践的生命力
3.发展课程建构能力,努力成为研究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困境、探因与突围[J]. 周海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8)
[2]教师的课程建构力及其培育[J]. 周海涛,谢镒逊. 当代教育科学. 2017(04)
[3]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及其生成[J]. 张金运,程良宏.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1)
[4]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529033
【文章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
1.教师课程理解能力
2.教师课程批判能力
3.教师课程建构能力
二、教师课程能力的缺位
1.推崇知识本位,引发课程理解能力消解
2.依赖忠实取向,导致课程批判能力匮乏
3.缺乏课程意识,诱使课程建构能力不足
三、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策略
1.增强课程理解能力,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2.提高课程批判能力,唤醒课程实践的生命力
3.发展课程建构能力,努力成为研究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困境、探因与突围[J]. 周海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8)
[2]教师的课程建构力及其培育[J]. 周海涛,谢镒逊. 当代教育科学. 2017(04)
[3]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及其生成[J]. 张金运,程良宏.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1)
[4]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529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2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