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教育的意蕴、境界与路向
发布时间:2017-06-01 06:09
本文关键词:循环教育的意蕴、境界与路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术界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展开深入反思,提出"循环教育"的重大命题。循环教育的表层涵义是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深层意味则是对传统教育中单向、线性思维方式的拒绝,对现代教育中环形、复杂思维方式的悦纳,从而它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层次结构上,循环教育包括从"节约型"到"共享型"再到"整合型"三重境界,其中"节约型"是循环教育的基本要求,"共享型"是循环教育的现实出路,"整合型"是循环教育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境界。循环教育为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框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循环教育不仅极大丰富了现代教育理念,也积极开拓了教育改革思路,它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循环教育 意蕴 境界 路向 节约 共享 整合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13JZDW004001)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束缚着教育发展的整体步伐,同时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全面实现。为此,学术界不禁质问: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公平、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从而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文;;大学理性失范:概念、表现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学文;;大学理性的萌芽:中世纪大学思想制度考察[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1期
2 王洪才;;论大学理性失范与回归——兼评《大学理性研究》一书[J];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3 陈倩s,
本文编号:411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11851.html